中国派去日本的书法老师,确实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杨守敬书法

1880年(光绪六年,日明治十三年),中日书法史永远铭记的一年,杨守敬受光绪帝派遣,作为文化使者随钦使赴日,带去清末书坛重碑书风的思维,带去汉魏隋唐13000余册碑帖,带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身示范,在日本书坛刮起了一股强烈的旋风。花开墙外,雨滴檐下,魏源《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引发了明治维新;杨守敬重碑思维与汉唐13000碑帖传到日本,引发了日本书坛的一次大革新。

金石考据,国粹书法,孕育了一代巨子——杨守敬,困惑中求索的清末书坛闪现出一颗新星。杨守敬,刮起了一股东向扶桑的旋风。

杨守敬楷书

杨守敬生于鸦片战争前夜的1839年,嗜金石考据,师承潘存,穷研王述庵《金石精编》,“遂心动不复能自主”。杨在京师供职,政事之余,雅好碑帖。

他曾这样自述过:“时馆于崇文城南之平乐园,距琉璃厂往返约十里。每薄暮,馆事毕,步而往;漏三四下,街道之间,爝火尽熄,阒无行人,余方携数纸踽踽而归。或灯为风灭,则望影疾趋,不惧亦不倦。归后犹复挑灯伸纸,摩挲数次乃寝。如是耆年余,囊金馆谷,为之馨尽,所谓积穷屯而不悔也。爱就年余所见碑版,以著于篇。”

这就是杨写的书学名著《平碑记》,与《学书迩言》、《楷法溯源》等同登中国书论殿堂。而立之年的杨,就写下了书学名著,可见其学识之博大,见解之精深,令朝野瞩目。更兼杨精于地学,与段玉裁小学、李善蓝算学被誉为清朝三大绝学,清廷看重杨之成就与声誉,命杨为驻日钦使之随员,驻日四年。

,好书法,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