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屏事帖》


释文:  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区区。轼惶恐。
苏轼书于元丰八年(1085)。纸本。行书,信札一则。凡三行,计23字。25.1厘米×2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孔凡礼《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四《与友人一首》注云:“简中所云’宣猷’,当指王庆源,苏轼乡中前辈,此简当为舆乡人者。”不知以何为据?东坡本集卷三十有诗序曰:“庆源宣义王丈,以汇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黄山谷《题子瞻与王宣义书后》云:“庆源,初名群,字子众,后改名淮奇,又易今字。其驭吏威爱,如家人法。”任渊《山谷诗注》云:“庆源,东坡之叔丈人也。晚以垒举恩得官。”“宣义”乃宣义郎之谓,而非其字。大约乃致仕时由正九品的县主簿,提升为从八品宣义郎街而退休。但“宣义”非“宣猷”,抑或宣猷是其别字?待考。     此帖中云:“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则必在东坡上述诗之前,因“计已”乃推断,而非实信,而诗作于元皊三年,此札则应在此之前。徐邦达考《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云:“谨按札内云:’至常乃附区区’,考轼凡三次至常州,此当第二次。”这是合乎情理的。    《东坡纪年录》:“熙宁六年癸丑……除夜宿常州城外作诗。”诗乃《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诗云:“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此次东坡赴常,润赈饥,行色匆匆。倘要给乡人写信,未必非要“至常”,在冬日野外去写。常州野外住一夜,第二天便到了丹阳,有《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一首。这是东坡第一次到常州。     王水照整理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元丰八年乙丑。先生正月离泅上,至南京,寻得请常州居住。三月六日,先生在南京,闻神宗皇帝遣诏,寻自南京复赴常。五月一日,过扬州,游竹西寺,寻有旨复朝奉郎知登州。七月自常赴登。”这是东坡第二次来常州。这次是得到神宗皇帝批准,准备终老常州。待定下一个长期居住的地址后,再给蜀中乡人写信联系,实属合情合理。故此帖中称“至常乃附区区”云云,想为正月在南京时所作。     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六月,至常,病甚,乞致仕。表大略云:’臣素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了嬗粥,所以崎岖万里,奔归常州,以尽余年。五月问行至真州,瘴毒大作,乘船至润,昏不知人者垒日。今已至常,百病横生,全不能食者二十余日,自料必死,欲望朝廷哀怜,许臣守本官致仕。’一请而获,以七月二十八日公薨于常州城中。”时年东坡已六十六岁,而乡里长辈“宣猷丈丈”尚在世的可能性已不大,东坡在这次住常前写此札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