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冯子振书《题国诠善见律》等

冯子振题易元吉《草虫图卷》,纸本,29.4X118.0cm。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常盘山文库藏。

此幅画跋是为北宋易元吉《草虫图卷》而书写的,画卷已佚失,仅残存其画跋。此书由日本入元禅僧带回日本。

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行书,纸本,纵32.7cm,横102.4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此为冯子振亲自挥毫赠与日本僧人无隐元晦的书迹,内容为冯子振的三首七言绝句。无隐元晦为日本丰前人,于延庆一年(西元1308年)渡元,在中峰明本处修行,于嘉历元年(西元1326年)返回日本,并成为京都建仁寺的住持。除了本件之外,尚有其他冯子振写与无隐元晦的书迹传世,由此可知冯子振十分重视无隐元晦。

冯子振《展子虔游春图跋》

冯子振(1251-1348),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洲客,元代散曲家、诗人、书法家。湘乡(今属湖南省)人,一说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冯氏族谱》又载其生于宝祐元年(1253)。

自幼“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47岁登进士第,人称“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侍制,以“轮番值日,以备顾问”;继授承侍郎,连任保宁、彰德节度使。晚年归里著述。谥文简。仕至承事郎、集贤待制。为人博闻强记而才气横溢;文思敏捷,下笔万言,倚马可待;以文章称雄天下。

冯子振《题国诠善见律》

一生性豪嗜酒,每于酒酣耳热之际,诗兴大发,伏案即作,不论案存纸张多少,必一气写完而后止。《元史·儒学传》谓:”天台陈孚其为诗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凿。攸州冯子振其毫俊与孚略同,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涧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著有《居庸赋》,首尾五千言,雄浑正大,闳衔钜丽。后学称颂:“海粟冯公,下笔一挥万言,少亦不下千言,真一世之雄”。扬州《汉寿亭祠碑记》,由苏昌龄起句,冯子振脱草,赵孟頫书写,后世誉为“三绝 ”。

冯子振曾赴浙江吴兴访赵孟頫,饮酒中偶尔得见赵所作一幅梅花诗画,即执笔赋诗,写成《忆梅》《梦梅》《友梅》《寄梅》等一百首,内有“家是江南友是兰,梅花于我最相欢;人生离合阕友谊,珍重清春为岁寒”之句,一时烩炙人口。他同高僧中峰共析此作,到钱塘时,中峰也乘兴步韵写成咏梅一百首。赵孟頫读后,赞赏不已,题为《百梅双咏》,托人刻印发行。

冯善于作诗,尤以“散曲特具天才”,内容虽多叙述个人闲适生活,但每篇无不表现他的清高意境。其书法以行草见长,有名于时。

冯子振《虹月楼记卷》,纸本,33.4×320.8cm。上海博物馆藏。

《行草虹月楼记卷》是冯子振罕见的独立书法作品。此卷作于元泰定四年,为冯子振晚年自书七绝三首赠其友朱君璧之作。在元初赵孟頫、鲜于枢极力提倡追宗晋唐书风的复古风气下,他不为左右,而以黄庭坚为归。此卷书字体纵长欹侧,运笔劲挺,无抖擞之气,接近黄庭坚而较为拙直,自具一种拗执的格调。

,转发了,不输孟頫也!,第一看到此作品感到挺好的,用笔,结体,章法都值得学习。,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