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书法亦犹佛法

佛教自传入中原,历朝历代都与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今天我们就从功用与心理层面来作简要说明。

南齐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局部) 纸本 24.7cm×540.3cm 敦煌研究院藏

01

通过书写可以记录、保存和宣传佛经,同时佛经抄本的流传,客观上也保留了书写的成果,比如历代所书《心经》,流传颇广,这在印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成为佛教传播与书法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佛教建筑也离不开书法,除了佛像题记之外,佛教寺庙的寺门、廊道等标志性建筑物上匾额、对联等随处可见,遒劲有力的书法愈加显出佛法的庄严。

清 《缂丝乾隆御笔心经册页》(局部) 共八开 每开19cm×18cm 故宫博物院藏

02

功用之外,佛教与书法在“心灵”层面,也有不言而喻的相通性。修行与书写都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需要精神的投入、心灵的超脱。

星云大师在自己的书法展前言里有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不要看我的字,要看我的心。”这位高僧大德指出,书法其实是“心法”而已。

北魏 曹法寿书 《华严经》卷 纸本 24.6cm×817.5cm 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之技,礼佛之规,皆是外在的规矩,这些规矩只是一种方便法门,借此指引人们反观内视,提升心灵的境界。

佛家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倘若仅仅在形式上拜佛诵经、中规中矩,而内心无信愿行,不开悟,俗念甚重,那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了解佛法大义并与之相应,必须要“悟”,而“心”,就是悟的本体。书法之理同此。点画结构的写法不过是技巧而已,只要肯努力,假以时日,基本都可以做到。

宋 张即之书 《佛遗教经》卷 纸本 29cm×867.9cm 故宫博物院藏

但要达到美妙的艺术境界,单靠技巧还不够,需要沉潜静思、悟得其中奥妙才行。

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唐 《法华经玄赞》卷 纸本 28.4cm×373.2cm 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对于技巧的修炼也非常重要,诵经礼佛与临帖写字,也有相似的规范与要求。诵经礼佛,必须诚心敬意,清净庄严。那么临帖写字呢?

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然后书之,则无不善矣。

——蔡邕《笔论》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虞世南《笔髓论》

后涼 王相高书 《维摩经卷》 纸本 24.4cm×428.2cm 上海博物馆藏

诵经写字,都要沉静去躁,无论面对佛祖还是面对文字,都需有敬畏之心。以虔诚之心书写佛经,也可以说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

“画禅似识西来意,书法如参空外音。”佛教与书法的联姻,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龙门造像、题记以及此时期的文化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文改编自《楷书王国》(王海军 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