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田英章楷书到底好不好

很长时间,都想写篇文章来谈谈田氏(田蕴章、田英章)的楷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怕找骂,你说这好好的,挨顿骂犯不上。当然了,现在只要你一说话就保证会被骂,这已经是必然的了!但有些话不说出来总觉得憋得慌,因为我们学习书法,就尽量不厌其烦的给一些不了解书法的人答疑解惑,因此还是忍不住敲起了键盘。


我先不说田氏楷书到底怎么样,别刚一上来就被喷。如今打开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反正是一打开网络,只要是涉及书法内容的页面,田氏楷书,特别是弟弟田英章的楷书、或者评论田英章楷书内容的文字几乎、图片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这却是真实的存在。对待田氏楷书,如今在社会上分为两派,这一般稍微了解书坛的人都知道。一派是大力支持的,这派主要是一些民间书法爱好者和一些中小学生;另一派大多是体制内、也就是书协内的一些人,这批人也不在少数,估计差不多能占到中国各个级别书协90%的人。我把第一派称为“民间派”,第二派称为“协会派”。


民间派认为,田氏楷书就是好。我曾拿田英章的楷书给很多普通老百姓看,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比较有文化的比如教师、教授等一些人,当然也有中小学生,这些人当中几乎99%的人认为田英章楷书确实好,虽然这些人绝大多数说不出到底好在哪,但认为田英章楷书就是漂亮,怎么看怎么好看。


协会派认为——当然有很多协会派的人根本不发表意见,怎么问都不说,但说的人大多对田氏楷书持否定态度,我估计那些无论如何也不发表意见的人心里也是这个态度(虽然嘴上不说,但有时你看他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协会派说:“田氏楷书每个笔画、每个字都一个模样,其实就是“馆阁体”,水平及其一般,楷书的韵味基本上没有,说他楷书好的人都是根本不懂书法的人。懂书法的人绝大多数都在书协内部,你听书协内的有谁说田氏楷书写得好?当然,很多老百姓说田氏楷书好,我们也不计较这个,跟不懂的人较真儿不是自讨没趣吗!再说、说多了也丢份儿、掉价儿!”


当然除了这两派之外,也有一部分人是中间派,中间派一般都认为:“田氏楷书的确写的不错,也能看出是下了真功夫的,但也确实不怎么耐看,看多了也确实有比较‘僵化’的感觉,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下面我就正式说说我的观点,欢迎探讨,特别是有独特价值的看法与观点,我热烈欢迎,但请别骂人!田氏楷书继承的是欧体楷书,这谁都知道。那么,田氏儿兄弟在欧阳询身上都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多少;丢了、或者说舍弃了什么?舍弃了多少;改造了什么?改造了多少。


首先说继承。笔法和结构,可以说田氏90%继承了欧体,另外有一些不是田氏没继承欧阳询,而是继承了明清一些楷书大家们改造过了的欧体,比如某一个笔画,欧阳询当时是分两笔写出来的,而明清一些楷书大家们给改造成一笔完成了。从这个角度说,田氏可以说把欧体笔法几乎完全继承了,因为田氏儿兄弟浸淫欧楷60余年,笔法也并不是太有难度的事儿,说没完全继承也没人相信。至于结构方面,田氏有什么没继承的,请看下一环节。


再说舍弃了什么。说到舍弃,到底是田氏的楷书学欧功夫不到家,还是学到家了又故意舍弃了呢?我们知道,欧阳询楷书的笔画形态千变万化,比如基本相同的一个“捺”画,或者说在一篇字里同一个字的同一个“捺”画,欧阳询能搞出多种花样来,写法绝不相同,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平正或歪斜极尽求异。这也是欧阳询为了极力避免相同笔画千篇一律、单调乏味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当然这也充分说明欧阳询的功力所在—要不咋是大师、千古楷书第一人呢!而在这方面,田氏楷书很明显做得不够,或者说不到位。还是拿“捺”画举例,田氏楷书一篇字或者几篇字、甚至我们能看到的田氏所有字相同笔画“捺”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其它笔画也大都如此,这也正是很多人说田氏楷书是“馆阁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说,“协会派”的说法确实没说错。再说结构,欧阳询楷书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险绝”。说到“险绝”,古今恐怕没有一个人有欧阳询胆儿大,能把“险绝”玩到极致,这一点无不令后人拍案叫绝、匍匐跪拜。在“险绝”上,田氏很明显的把欧阳询硬生生的给“拨愣”正了,很多欧阳询的个别笔画或者整个字看似歪了、斜了,这些被后人认为是欧阳询最得意、最神奇的妙处,被田氏统统给扶“稳”了,这也是田氏楷书被人诟病的关键所在。具体说田氏是功夫不到家,还是故意这么做的呢?请看下一环节。


我再说改造。欧阳询楷书的很多笔画写的都比较“直”,折角折的比较“急”,基本没有缓冲,这就显得欧书给人感觉“僵硬”,最起码是唐以后、特别是明清开始到现在的人,随着审美的变化而越发感觉“僵硬”。因此,田氏把欧阳询的这个方面作了改造,当然也是在明清几代人改造的基础上再进行的改造。把欧阳询原本比较“僵直”的一些笔画都往弯、圆方面做了一些微调。具体说这种“微调”好不好,正确不正确,还请看我下一环节。


下面我总结一下以上说的三个方面,先说第一和第三两个方面,笔法上,可以说田氏基本上全继承了欧阳询;第三方面改造上,或者说创新上,我认为也是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就是:欧体的“僵硬”在当时的唐代可能就是最好、最美的,如果欧阳询自己或者当时的欣赏者们感觉这种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僵硬”是不美的,那欧阳询往“圆润”了写并不是很难,以欧阳询的功力稍作改动处理无非是小菜一碟。但时代在发展,审美在变化,从宋元明清到现在已一千多年,很多东西(包括审美)有了改变、或者说有了进步是必然的,当然用“进步”这个词也不确切,因为审美没办法分高低,只能说是角度不同,并不能说现代人审美就比古人高,其实在很多方面,现代人的审美高度还赶不上古人呢!因此,田氏把“僵硬”改造成稍许“柔润”我认为是成功的。下面着重说说第二方面,这方面要说的是,欧阳询的笔画变化与结构的“险绝”,到底是田氏兄弟没学到家、还是明明学会了而故意舍弃不要了呢?可能有人说:“就是没学到家,这不是明摆着吗!既然欧阳询这方面的东西人们都认为好,田氏如果真学会了,难道还能好的东西不要了,退而求其次吗?”这个回答有道理,而且嘎嘣脆!但是,我说的是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的看法是:以二田哥俩儿楷书60年的修为,处理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根本不成问题。先说笔画的变化,就欧阳询笔画的那些变化,二田临摹了何止千万遍,有难度吗?不可能有!再说“险绝”,还是那句话,“险绝”的歪与斜,二田照葫芦画瓢也早画明白了,别说二田了,就是个普通的人、比较笨的人,照着描几十年也早悟透了,所以说,不是二田没学透,而是他们故意把这些东西不要了、舍弃了。说到这,可能有人会说:“照你这么一说,二田的悟性、水平和欧阳询一样了,甚至某些方面比欧阳询还高了!”此言差矣!二田再写几辈子也不可能有欧阳询贡献大、水平高,原因就是:欧阳询是“创一代”,是在基本没有多少前人“模板”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创业”取得成功的;而二田是“富二代”,是在欧阳询已经相当成功的基础上取得的一些成绩。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请记住两个用词:“创业”与“继承”,欧阳询是“创业”,田氏是“继承”。就像现在所谓的“国民老公”王思聪,他再厉害、再成功也是他老爹拿钱支持的,王思聪能有他老爹伟大吗?这是一个道理。可能又有人问:“既然二田把欧阳询基本都学会了,那为什么把欧阳询的很多东西不要了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问题的关键。




要问为什么,一句话回答:“迎合多数人!”具体来说,把欧阳询的楷书拿出来给普通老百姓看,其笔画的“僵硬、板滞”,以及“险绝”的歪斜程度,现代的大多数普通人是不接受的,或者说大多数人是不觉得好看的,如果二田纯正的、原原本本的写欧阳询,或者说把舍弃的那两个方面加进去,好不好呢?当然好!最起码懂书法的人都会说好(当然羡慕嫉妒恨的人除外),但有一样,千千万万的、不怎么懂书法的普罗大众就不喜欢了,这才是问题的最最关键之处。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临欧阳询的《九成宫》《化度寺》,可以说,有的人临的、或者说写的确实不错,细微之处也临得非常微妙,但这个人谁认识谁熟悉呢?这就好比头几年大家都喜欢看的《百家讲坛》,刚开始《百家讲坛》也请了一些货真价实的史学家、诗词学家来演讲,比如那个好像是曾经受过国务院特意表彰的、诗词方面的大学问家叶嘉莹(先生)就被请来讲诗词,有人听吗?不能说没有,但人数少得可怜,收视率上不去,现在有几个人知道叶嘉莹呢?没几个人知道吧!央视查找原因之后,把一个二把刀的“史学家”易中天找来讲《三国》,一下子火了,现在哪有人不知道易中天的?(当然易中天也不是没水平的人,他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就讲得非常有水平,绝对有知识含量。)易中天为什么能火?主要原因就是易中天把很多纯正专业的东西舍弃掉,用了“插科打诨、古话今说”等等方式,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而叶嘉莹(先生)讲的无论是知识含量还是水平,可以说要比易中天高出很多,但普普通通的大多数人根本听不进去。易中天光卖书赚了多少钱?叶(先生)的书有几个人买?二田写的楷书,其实也是这样处理的。田英章的书卖了多少?现在在网上、书店里面的书法楷书工具书,田英章的不说占到一半,也有三分之一。但如果田英章纯正的写欧阳询,买书的只能是一些专业搞书法的人,而那占绝大多数读者的中小学生、楷书刚入门者将彻底失去,即使是专业搞书法的一些人,恐怕也有一大部分会直接奔欧阳询的书去了。当然我说田氏这么写楷书就是为了赚钱,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田氏楷书是为了迎合大多数普通民众这是一定的。那么,像易中天讲古、像二田这样写楷书,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可以说对也不对!先说“对”,为了把知识普及给更多大众,这样做绝对是正确的;再说“不对”,这样做对某种知识的更深挖掘没有起到多少促进作用,这也确实是遗憾。比如易中天,为了抓住听众心理,有时确实有一些忽悠过头,如果既保留“插科打诨”,又正史正说,既做到了受众面广,又给了大众更多的知识,那岂不是更好了!叶嘉莹那样讲当然好,但很少有人听,这对普及知识作用也确实不大。田氏楷书也是如此,如果把欧阳询的优秀之处尽量留存,再与当今普通大众的审美更好地结合,那就更完美了。当然,田氏二位先生年龄还不是很老,我倒是希望他们再做进一步的探索。
最后我要说,普通大众说田氏楷书写得好,也确实说的不错,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历史是普通劳动人民创造的,大多数劳动人民说的美可能才是真的美;很多协会派的人说田氏楷书不好,当然有些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但我实事求是、绝不是无中生有地说:协会派里面说田氏楷书不好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是自己楷书根本写不好,甚至干脆不会写的人,毕竟“羡慕嫉妒恨”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并且在“文人圈”这方面更甚,而搞书法的,特别还是被千人抬、万人捧的书协体制内的、有的还是领导的一些人就甚之又甚。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年,田氏二兄弟没少拿书协的人说“事儿”,把这些人也确实“埋汰”得够呛,书协里面的一些领导对二田恨得也是“牙长四尺”,头些年搞的“今楷”,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对着田氏兄弟去的,只可惜“今楷”的拙劣程度也确实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因此现在基本上也“不打自招”了。最后一句话;如果公正、客观的评价田氏楷书到底好不好,我只能说,从古至今纵向对比,不能算太好;但横向对比,在当世,矬子里拔大个,确是最好!(胡玉琢)




图片[1]-备受争议的田英章楷书到底好不好-好字无忧



,田英章在继承欧体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书法作品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赞誉喜欢(书协除外),这就够了,那些“懂书法”的人说田氏书法缺少“变化”,那你们写点有变化的书法让大家看看,就你们那“变化”的丑书、乱草,大家看了都嗤之以鼻,谁真正继承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大家都明白,优就是优,劣就是劣。,好些人是拿古人的书法来绑架二田,编者说的好,就是羡慕嫉妒恨!我不懂书法,没资格评价任何书法家和二田,只觉得二田书法尤其是田英章对字的结构处理是最好的,各种笔画放在一起都非常精致协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