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感悟一则:禅与书法

/广明

中国书法史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从陈隋之间的智永到民国初期的弘一,有众多禅僧书法家组成了颇为壮观的阵容;而苏东坡、黄山谷等一大批风流冠世的诗书名家也与禅有不解之缘。

难怪胡适说不懂禅,就不懂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大意)。

对于智永,我是从“退笔冢”的故事中知道的。令我不解的是,一个出家人为什么不事功课,却躲在小楼写字,且一写就是四十年?

难怪一出家的“一”为弘一法师。悲欢交集为欣交集。

之后又出了个怀素,种蕉万株,也写个没完没了;还有位叫萍踪的禅师,干脆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终日以写字为乐。后来我才悟出,禅师们写字,也是在“制心一处”啊。难怪弘一法师出家后,书缘依然末断,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也强撑着骨瘦如柴的身子,挥笔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大字。

禅讲究制心一处,书法要求凝神忘虑,可谓其意融通。在毛笔接触宣纸的瞬间,思想高度集中,《兰亭序》、《祭任稿》、《寒食诗》等一座座书法高峰的形成,就得益于此。传说智永写字时有人敲门,智永说:“屋里没人。”来者问“说没人的是谁?”堪称书坛佳话。

由于现代文明的节奏越来越快,当代人已没有古人的那种心境了。但“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精神,还是被很多书人所传承。我常想起苏东坡“忘笔而后能书”的书论。

山谷老人在写字时“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

而苏黄在书法上的巨大成就,坦坦荡荡的胸怀,则完全得益于“无念、无相、无住”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浸淫。东坡一生坎坷,屡受挫折,但其文风、诗风、书风都毫无颓废之气,被贬到黄州以后,倒使他写出《赤壁怀古》等辉耀千古的词章。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一个门类,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闲暇之余读碑临帖,其乐大矣哉!一次,读《诸上座帖》竟入神忘身,良久,一种从未体会过的静气从心底升起,妙不可言。从我悟出了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制心于一处,无事而不成。


,吴玉生的硬笔书法胜过田英章的硬笔,电脑有吴玉生老师的字体吗,怎么找?谢谢!,好字美文⊙ω⊙,真正的好字!,∴好字![耶],好,转发了,棒!,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