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宠小楷《南华真经》,雅有书卷气,略似文徵明

明代王宠的小楷得力于钟繇、二王、智永以及虞世南等诸名家,所作小楷高古典雅,拙巧相生,动静结合,有清淡隐逸之趣,今与大家分享王宠小楷《南华真经》

王宠小楷《南华真经》

王宠《小楷南华真经》,纸本,每开尺寸长19.1、宽12.5厘米,荣宝斋藏。书后有梁启超、张謇跋。

此册小楷字较小,字数很多,但写的一笔不苟,雅有书卷气,横画起笔尖露,略似文徵明,但比较含蓄,诚如梁启超跋中语:“吾常谓雅宜山人书有道气,远在文待诏上。兹卷渊懿静穆,稀世瓌宝也”。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别号雅宜山人,吴县人。为邑诸生,累试辄不利,贡入太学。书法始摹永兴、大令,晚节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趋。

王宠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较多,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王宠题唐寅《溪山渔隐图》

俊逸儒雅的“吴门”主将

——王宠及其书法艺术

文/宗致远

王宠作为明代中叶“吴门书派”的主将,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他的书法所透出的俊逸儒雅的气息以及在明代中叶“吴门书派”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在当时就受到了较高的赞誉。明代何良俊《四龙斋丛说》曰:“衡山(文征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明人王世贞也对其评曰:“(王宠)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吴中往哲像赞》)不仅如此,王宠的书法对后世书坛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包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的书法热潮中,王宠的小楷也着实火了一把。

王宠(1494年-1533年),初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王宠天资聪颖,但命运多舛,一生仕途不佳,屡试不第,仅以贡生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由此,王宠沉溺于诗书画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不幸的是仅40岁便走完了人生之路。王宠学书“始摹永兴(虞世南)、大令(王献之)”,初师名家蔡羽,与文征明、陈淳、文嘉等过从甚密。王宠极有才气,加之周围书法名家云集,故其无论行草、小楷均称超妙,因而成为“吴门四家”之一。

在王宠所涉的诗书画中,以书法最为见长,书法中又以行草书和小楷见长,行草与小楷相较,又以小楷最为精绝。

在中国历代小楷作品中,王宠的小楷是极具个性的。书法艺术贵在一个“新”字,然而在对待小楷艺术而言,其审美趋向仍是以蕴含古韵者为最佳,所以,魏晋小楷历来成为后世小楷师法之圭臬。以历代小楷新与古而论,魏晋尚古,元明尚新。魏晋钟繇、羲献小楷风格质朴、凝练、敦厚、自然,注重笔法及意境的自然生成,蕴含着浓郁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气息(这与魏晋玄学的文化氛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是魏晋士人的人格、人文精神及思想解放意识的自然流露,因而魏晋小楷矗立了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元明时代的赵孟頫、文征明等人的小楷虽师晋人而新创流美清新之风尚,因而也得到了后人之首肯,其影响至今而不衰,然细究起来终究去古甚远。在元明小楷之清新流美的风格笼罩之下,真正能得魏晋小楷神韵且极具创新意识者则当推王宠。王宠与元明之赵孟頫、文征明同师晋人相比,赵之行书深得二王神韵,而小楷则乏晋人古韵;相反,王宠则行书乏魏晋之质朴,而小楷着实得晋韵之三味。与文征明作比较,文之小楷亦清雅秀美过之,而质朴敦厚不足。

王宠的小楷得力于钟繇、二王、智永以及虞世南等诸名家。所作小楷高古典雅,拙巧相生,动静结合,有清淡隐逸之趣。其小楷结构扁阔,蕴含隶意,因而也更显质朴;其转笔多圆润,又给人以温柔敦厚之感;其巧处则体现在笔法上,凡左起之画多用露锋,整体显现出这种笔画巧而结字拙的寓巧于拙的风格。王宠小楷还极尽结字收放变化之矛盾,笔画施以左收右放,凡左伸之笔画皆施以短画,右伸笔画皆极尽夸张,以使结构内部空间疏朗空灵。正是撇画缩短的处理,却又使人产生了视觉迷离的审美感受,给人留下了可供想象的空间。这种新奇的感受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引发对结字空间处理的探索欲望。王宠小楷的另一个风格特点就是寓静于动。其笔法有行书笔意,流动而畅达;字之内部和字与字间的空旷则更增加了“空”与“静”的心理感受,确有林中鸟鸣、老衲坐禅的意境。后人多评王宠小楷以“韵”胜,可谓一语中的。

王宠的行草书可谓精熟。他有着娴熟而精妙的技巧,用笔起讫异常讲究,一笔不苟,虽如此,但作品往往又给人以逸笔草草的感觉;线条沉着、洁净、流畅,结字翩翩起舞,风格疏淡空灵。这种讲究技巧而又自然流露的书法功力与逸笔草草洒脱的雅玩心态,正是他科考屡次应试而又不第,沉湎于书画、寄情于山水的结果。当然,王宠清丽俊逸的书法风格也是吴门地域书法影响的结果;或许,这也是“吴门书派”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书法审美趋向的结果。

以我们现代人的书法审美视觉来看王宠的行草书,总有一种囿于晋唐书法传统而缺少创造的意识,尤其是在他的行草中总是还带有他蔡老师的行草痕迹。不过,把王宠的行草放在明代中期地域书法主流的“吴门书派”中去观照,他总是异于祝允明、文征明、陈淳以及他的亲家唐寅书法的。祝的才气与放浪不羁形成了他书法的狂放,由此也导致他的技巧不十分讲究;文的老成稳健、保守拘谨而使其行草显得过分工稳——尽管他们都堪称是历史上一流的大家;陈淳中岁以后,突破文征明书法,虽率意纵横但难达祝、文之水平;唐寅虽有潇洒之传闻,但书法却柔而媚;而王宠虽少些晋人之质朴与洒脱,但总是稍稍具存晋书之风韵的。尽管有人评价王宠书法“结体甚疏”、“精气不足”,然也是一家之言。但无论如何,他的行草书法技巧仍然是一流的;至于王宠行草秀雅风格的形成除个人审美之外亦天性使然。或许我们把“吴门书派”放在中国书法史或者与明末书法相比都缺乏对传统书法的创新与反叛,或许这也正是时代的局限性。如果以当代人的审美眼光或者以明末徐渭等人的书法标准去评价王宠的书法,那也肯定是没有道理的。

,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