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与管道昇: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许多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比如为了丈夫而哭倒长城的杞梁妻,出生入死一世相随的项羽与虞姬,《孔雀东南飞》中用生命维护爱情的刘兰芝与焦仲卿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传说或感人至深,或跌宕起伏,或荡气回肠,或凄婉悱恻,在大多数眼中,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诠释了爱情中最令人向往的忠臣,诠释了“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生死绝恋。我们今天这篇文章要走近的爱情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过这样轰轰烈烈的传奇,他们拥有的似乎只是平淡的婚姻生活和白头偕老的细水长流,这样在大部分人眼中缺乏“传奇故事”的爱情,却成为了古代才子佳人羡慕的对象,堪称爱情的典范。那么,这个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何被称为“典范”呢?

赵孟頫纳妾之意

今天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是一个貌似俗套的爱情故事,但就是在这个看上去“老掉牙”的爱情故事当中,很可能隐藏着古往今来让所有的才子佳人都无比艳羡的爱情典范,那为什么我敢做出这样的判断呢?是因为他们的爱情经历在古代的名人当中堪称完美,完美到几乎没有人可以超越,有一首词可以为我的判断做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这首词的作者正是这一段爱情的故事当中的女主角,词是这样写的: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词语言特别地通俗,特别的俏皮,和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唐诗,宋词那种文绉绉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但虽然它通俗俏皮传达出来的意思却是动人心魄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这样一份深情厚谊,“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这样一种刚烈的誓言,都会让我们相信写下这首词的人,一定是对爱情抱着非常执着的信念的人。

这个故事的男一号是元代的第一才子赵孟頫,而这个故事的女一号是元代第一才女管道昇,人称管夫人。我一开始就说过,赵孟頫和管道昇的爱情在古代名人当中堪称完美的典范,但是再完美的爱情也很可能会遭遇一些小小的瑕疵,而且我个人倒觉得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非但不会影响爱情的完美还很可能让完美的爱情故事更接地气,更有情趣,所以我要说的这个“俗套”的小故事就隐藏在赵孟頫和管道昇的完美爱情当中。

公元1299年的农历八月份一直到公元13010年农历九月,这约十二年的时间,赵孟頫的主要居住地在杭州,其实赵孟頫的家乡就在江南,所以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是比较熟悉的,而且江南秀美的山水相对比较单纯的工作环境,还有亲切自在的朋友圈,都会让赵孟頫感到无比地放松,无比地惬意,那也是他的艺术创作的一个高潮时期。对于赵孟頫这样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而言,在越来越趋于平淡的婚姻生活当中偶尔泛起那么一点点波澜,那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吧。

那么这点小小的波澜偶尔产生了想要纳妾的念头。纳妾这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按常理,他当然应该先知会夫人一声,所以赵孟頫就写了一首小曲儿,晚上悄悄地放在夫人管道昇的妆台之上。这首小曲儿是这样写的: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诙谐幽默的小曲儿,写完这首小曲儿之后,我想赵孟頫的内心应该是很有一些矛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赵孟頫认为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要求纳一个小妾应该说是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为什么说理所当然呢?你看他写的“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首先他说自己的身份是学士,确实赵孟頫是翰林学士,而且托他的福他的妻子管道昇也被封为夫人,这个“夫人”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妻子的尊称或者是敬称,古代的“夫人”是要朝廷正式赐封的诰命夫人,才可以得到“夫人”这个尊号。

夫妻二人都如此荣显,而且又都是饱读诗书的大才子,大才女,交往的不仅有高人雅士,还有朝廷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在这样的朋友圈子里面,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呢?所以赵孟頫认为他有纳妾的要求也是名正言顺的,不仅是他们当时交往的朋友圈这是一种常态,即便是从历史上来看,赵孟頫特别仰慕的两大历史偶像,一个是陶学士,一个是苏学士,不也是左拥右抱三妻四妾吗?那我赵孟頫无论是官职,还是论才华,那都是元代的一时翘楚,我也像他们一样所纳几个吴姬越女,这个要求不过分吧,而且夫人也已经过了40多岁了,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春美貌了,你放心啊你的正室夫人的位置是不会有任何动摇的,你的尊贵的地位也绝对没有任何人去触犯,但是你何妨分一点春色给其他人呢?

当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尤其是以我们当代的女性眼光来看,赵孟頫他振振有词,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些经不起推敲的歪道理。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具有唯一性,具有排他性,容不得一点三心二意。赵孟頫甚至还搬出古人来做“挡箭牌”,其实还是心虚的一种表现,为什么又会心虚呢?我想这跟他对自己的夫人的了解有关。在一般女子来看丈夫纳妾的要求名正言顺,但管夫人未必会这么认为啊?赵孟頫也摸不准到底夫人会有什么反应,所以他才偷偷地写上这一首小曲儿偷偷地放到夫人的妆台之上,他的内心其实是忐忑不安的,就好像一个人偷了人家东西又良心发现去自首的小偷一样,他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我估计一个晚上他都没有睡好觉,就等着第二天早上来接受“法官”的审判。

意外的早晨

赵孟頫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再加上他颇受当时朝廷的赏识,官运亨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纳妾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不过他给夫人的这一首小曲儿显然没有充分顾及到夫人的感受,而是洋洋洒洒地诉说自己纳妾的理由,这便显得有些心虚了。反过来看,丈夫想要纳妾,妻子多半会千方百计来阻止丈夫的三心二意,那么赵孟頫的夫人管道昇会向丈夫发泄怒气吗?赵孟頫得到了他想要的回应吗?

第二天一大早,赵孟頫就起床,正在他心里打鼓似的砰砰直跳的时候,他的夫人也梳妆整齐从卧室里款款地走了出来,赵孟頫也不敢正眼抬头去看一下夫人,只能用眼睛的余光瞧了一下夫人的脸色。他觉得非常意外,因为他在夫人脸上,没有看到任何异常的变化。管夫人神色如常,指挥着佳人干着干那,还伺候丈夫梳洗打扮整齐,把他送出门去上班,看不出跟平时有任何一丝异样的地方。

反倒是赵孟頫这一天都魂不守舍,连公事都没有心情办,早早地下了班,打道回府,一进家门,家里面也很平静,一切家务都在夫人的指挥之下井井有条。赵孟頫做贼心虚地一头就溜进了书房,书房当然也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但是一进书房,赵孟頫还是发现了书房的变化,在他的书桌上面整整齐齐地摊着一张纸,而且一眼看上去赵孟頫非常容易地就辨认出那正是夫人娟秀而飘逸的字体,那当然这张纸上写下的就正是管夫人答复丈夫的这首小曲儿。说来也有意思,赵孟頫一边看一边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地变化 ,先是惊讶,然后是羞愧,接着是感动,最后他忍俊不禁,从微笑直到哈哈大笑起来。那么让赵孟頫在这一个短短的瞬间情绪产生这么多丰富的 变化的小曲儿正是他夫人管道昇的这首大作: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管夫人一开始就用了夫妻双方都觉得特别亲切的家乡话来表明她的态度,我呀你呀,你呀我呀,就是感情太好,太黏糊了呀,“忒煞”也是用的大白话,俗语。咱俩感情好的时候“热如火”,燃烧得就像一把火一样。我和你本来好像是用泥巴捏成的两个毫不相干的小泥人,我们的婚姻就好比是将这两个小泥人打碎了,用水重新调匀,然后再捏成一个你,再捏出一个我,这样的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两个早就融为一体,再也分不清谁是你,谁是我了,所以我和你活着就要盖同一床被子,死了也要睡在同一口棺椁里面,生生死死,永不分离。

管夫人的这首词被称为《我侬词》,它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一瞬间打动丈夫,并且让丈夫在百感交集当中产生一系列情绪的跌宕起伏,我想是因为这首词它具备了这么五大特点。

第一是新奇的比喻,其实中国古代神话老早就有女娲造人的这样一种传说,女娲按照自己的形象将泥巴捏成一个一个小人,就是我们中国上古的人认为人类的起源,但是把夫妻关系用捏泥人来进行比喻,这首《我侬词》还是第一次。丈夫和妻子在相识之前本来是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可是一旦结为婚姻,就好比是用水调和了两块泥巴,将两个本来完全独立的个体揉捏成了同一个人,再也分不清哪块泥巴是你,哪块泥巴是我,达到了完全的水乳交融夫妻一体的这么一种境界。

第二是幽默心态和强大的情绪自控力。我想管夫人真是太聪明了,当她刚刚知道自己深爱多年的丈夫居然也有走神的时候,我想在那一刻,她和绝大多数的女性可能是一样的,她的内心可能是奔溃的,但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迅速地把控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我们看整首《我侬词》没有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像个怨妇似的哭泣,跟没有冲着丈夫大吵大闹。《我侬词》从头至尾没有流露出一丝那种怨妇专属的负面情绪。如果说赵孟頫的原词其实是充满着那种调侃甚至带着嬉皮笑脸的味道的话, 那么管道昇答复的这首《我侬词》在幽默诙谐的这种味道上面跟他的丈夫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第三是爱情的强度和深度。“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和我们此前熟悉的那些古代的爱情宣言,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相当一致的,在情感的深度和强度上,也是毫不逊色的。管夫人没有去怒斥丈夫的变心,也没有自怨自艾地乞怜那种小女人姿态,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抒发她对丈夫的坚贞不二的情感,并且坦率地表示他对夫妻一体,夫妻同心的无比的珍惜。

第四是宽广的胸怀和智慧的表达。赵孟頫的原词是要试探夫人对他纳妾的态度,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作为答复的《我侬词》,管夫人既没有明确地说我同意,她也没有明确地说我不同意。换句话说我觉得啊,站在管夫人的这个角度,她既不能够说我同意,也不能够说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作为名门闺秀,她应该非常大度地支持丈夫纳妾,并且还要帮着丈夫张罗她纳妾的事宜来博得一个贤良的名声。可是从感情上看,她认为只属于两个人的爱情世界绝对容不下第三个人。既然感情和理性如此对立不相容,所以管夫人干脆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她把决定权又交给了她的丈夫,反正我的态度就是这么个态度,至于你怎么决定你看着办吧,把皮球又一脚踢回给了赵孟頫。

第五是追求平等的爱情观。这首《我侬词》还显示出了管夫人的爱情高度,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像赵孟頫那样提什么学士,夫人这样一些外在的身份,地位或者是物质条件。对她而言只要夫妻能够相依相伴,那么无论是吃糠咽菜,还是锦衣玉食,她都至死不渝,生死相随。

相比管夫人这种平等,独立的爱情观,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赵孟頫的那首小曲儿里面那种近乎炫耀似的自诩风流,自夸富贵,是在是显得太肤浅了一些,这就难怪当赵孟頫一口气读完《我侬词》之后,既因为夫人的深情而感动,又为夫人的智慧感到羞愧,之前在纳妾还是不纳妾的问题上纠结了很长时间,现在夫人简单的几句歌词就让他豁然开朗,一身轻松。经过这一番曲词的唱和,赵孟頫纳妾的念头当然是彻底打消了。而且我想,经过这一段婚姻的小插曲之后,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还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才子佳人的姻缘

一首别致的《我侬词》,既代替了直接回答,丈夫可能引起的尴尬,又智慧地表明了她自己的心音,我们可以做一番设想,也许夫人管道昇看到赵孟頫的信之后,第一反应也曾是既怒且恨,不过以她的才华和修养,她绝不会选择大吵大闹这种愚昧的方式,于是同样才华卓著的管道昇便作词一首警示丈夫。她把夫妻关系比喻作泥和水,复杂的制作过程象征着他们夫妇二人缘分的不容易与爱情经历的不平凡。“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多年婚姻朝朝暮暮地相守夫妻早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无法离弃的境界。那么,赵孟頫与管道昇夫妻二人,到底有一番怎样的婚姻经历呢?

这首《我侬词》它唤醒了丈夫赵孟頫对他们多年的婚姻所积累的深厚感情的一种反思和珍惜,所以我们有必要借这个机会稍微回顾一下赵孟頫和管道昇的婚姻经历。

首先是“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的美满姻缘。赵孟頫是正宗的皇族后裔,出身血统是很高贵的,成年之后的赵孟頫身兼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等多种身份于一身,而且在每个领域他都当之无愧是元代的领袖人物,尤其是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更是价值连城,是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宝贝。在元朝做官的时候,历代皇帝都对赵孟頫是敬重有加。赵孟頫出身那么高贵,成就又那么大,而他的夫人管道昇也不弱。管道昇,字仲姬,她的先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贤相管仲,而管道昇自己从小就聪明过人,尤其是能诗能画,特别擅长的是画墨竹。赵孟頫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妻子的才华“天姿开朗,德言容功,糜一不备,翰墨辞章,不学而能”,才貌双全,诗书画无一不精,所以管道昇的父亲管伸很早就放出话来,我的女儿是我的掌上明珠,必得佳婿我才愿意把她嫁出去,所以赵孟頫和管道昇这两位吴兴的著名才子才女,一个是迟迟不嫁,一个是迟迟不娶,他们都在执着地等待只属于自己的那一半。一直到了赵孟頫过了而立之年,这一对佳人才终于是终成眷属,他们的婚姻就像管夫人的《我侬词》里面描述的那样,婚姻就是把你和我一起打破,再用水调和,再塑一个你,再塑一个我的过程。

其次“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夫唱妇随。管道昇和赵孟頫都是元代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当然在这里,我不打算对他们的书法,绘画或者是诗歌的艺术成就做什么专业的评价。我只回答一个问题,他们夫妻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能够做到“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这种夫唱妇随呢?举一个例子,管夫人的书画技巧甚至达到了可以跟赵孟頫乱真的地步,所以他们夫妻俩经常会为对方来代笔完成一幅书法或者是绘画的作品。至于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或者是共同署名,那更是家常便饭,而且互相为对方的书法,绘画作品题诗作序也是经常见的事情。就连元仁宗都曾经专门下旨命令秘书监收藏赵孟頫管道昇以及他们的儿子赵雍的书法作品,也就是将赵氏夫妇他们一家视为元朝书法最高境界的代表人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管道昇她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富家女子,在艺术界她是顶尖级的才女。没想到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她也是丈夫最得力的贤内助。赵孟頫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艺术家,所以他对于琐碎的家务活生性就感到厌倦和不耐烦,正是管夫人这样一种贤惠和能干为赵孟頫提供了一方优游的艺术天地。

赵孟頫和管道昇无疑是当朝最令人艳羡的一对神仙眷侣,这种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艺术追求上的高度一致。“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水乳交融又有几对夫妻能够做得到呢?

生死相随的爱恋

在赵孟頫与管道昇的婚姻生活中,除了夫唱妇随的不离不弃,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理解和共鸣。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赵孟頫和管道昇也能够将婚姻经营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夫妻两人有时也会面临或长或短的离别。那么赵孟頫和管道昇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离别的呢?

在赵孟頫和管道昇长达30年以来的婚姻生活当中,无论是赵孟頫是在朝为官,还是外放为地方官,或者是在家乡隐居,他们夫妻整体上而言,是朝朝暮暮长相厮守的,很少会有特别长时间的分离。如果说他们有那么为数不多的几次离别的话,那么第一次应该是在赵孟頫和管道昇新婚不久。

最后“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的生死相随。赵孟頫受到元朝朝廷的征召,不得不告别爱妻幼子赶赴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应该是他们夫妻间第一次比较长时间的离别。在两年后,管道昇就画了一幅《云山千里图》寄给远在北京的丈夫赵孟頫,而且画尾还题上了这么几个字“云山万里,寸心千里,仲姬写寄子昂赐正”,把新婚夫妻那种缠绵旖旎的相思之情,都包含在这幅烟水苍茫的《云山千里图》之中。

赵孟頫的一生经历了元世祖,元成宗,元仁宗,元英宗五朝,一直做到了一品高官,堪称是功名富贵的极致,可是无论是赵孟頫本人,还是他的妻子管道昇,都从来没有把功名富贵看成是他们的毕生所求,看成是他们的毕生所求,反而是在赵孟頫事业最为鼎盛的时期,管夫人一次又一次地巧妙地提醒丈夫功名富贵不过是身外之物,就像浮云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实在不值得留恋。

在皇庆二年,也就是公元1313年,赵孟頫写下了两首《渔夫词》和他的夫人管道昇来唱和,再一次抒发了对于归隐江南的向往之情,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他多么希望能够回到江南,就像一个普通的渔父一样在江上自由自在地垂钓,而激发赵孟頫这种强烈的思归意愿的正是他的夫人管道昇,画的一幅《渔父图》,而且在这个图上,还写了四首《渔夫词》。其中第四首是这么写的: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管夫人这首《渔夫词》的主旨就是在描绘他们的家乡吴兴那种清新秀逸的自然山水,还有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也含蓄地劝告丈夫,不要贪图浮利浮名,不如将身心沉浸在自然山水当中去追求艺术境界的极致,这才是他们作为艺术家,真正应该向往的生活状态。我想,很显然,管夫人是深深地了解她的丈夫性情的,而且赵孟頫的和词,也确实呼应了夫人要告别繁华,归隐江湖的这样一种期待,这也是“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爱情理想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另外一种反应。

1318年的冬天,管夫人的脚疾发作,当时元仁宗派遣了一批又一批最好的太医轮番到赵府为管夫人诊治,但是一直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而赵孟頫特别心疼妻子,他很想满足妻子的愿望将妻子护送回家乡去医治调养,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上疏。终于66岁的赵孟頫得到了元仁宗的许可以管夫人染疾为理由,护送她离京回乡,但是很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候管夫人的衰弱的身体已经没有办法再经受长途跋涉了。

在他们途径山东临清的时候,管夫人病逝。30多年的相濡以沫,30多年的书画酬答,30多年的千里相随,一朝管夫人逝去,让赵孟頫陷入了无尽的相思和痛苦当中。在无奈之中,赵孟頫多次写信,向他们夫妻共同的挚友也可以说是心灵导师高僧中峰明本去倾诉他这种痛苦的心声,他写了很多封书信给中峰和尚,每一封信都是情真意切,令人潸然泪下。管道昇去世之后,赵孟頫是日夜痛哭,一直到两眼昏暗,身形憔悴,连走路都很艰难,身体状况可以说是急转直下。

在对妻子的无尽的悼念和相思当中,赵孟頫也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三年。1322年,69岁的赵孟頫在家乡吴兴去世,遵照他的遗嘱,他和夫人管道昇合葬于管道昇的家乡,夫妻从此永远相随于另外一个温暖的世界。

赵孟頫与夫人管道昇用30多年的相濡以沫的婚姻,完美了诠释了爱情的典范。他们在婚姻当中完成了“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当夫妻俩最终合葬于管夫人的家乡,他们的身体也真的化成了同一把泥土,但他们对于爱情的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我想会穿越历史的沧海桑田,依然深深地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赵孟頫半为试探半为玩笑,管道升极尽风情极尽真情。一时笑话,千载佳话。,#今日头条新作者扶植计划# 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先从标题看比较有吸引力,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会生死相随?吸引读者点看文章。题目比较干脆利落,有很多标题起的较为复杂,而这个则是直奔主题。其次看全文内容,行文流畅,这是基本评价标准。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可读性强,整个文章都在故事的叙事模式下进行,比较有可读性。不过全文过长,其实可以精简一下,不用非要长篇叙事,完全可以缩减一些字数,给读者更好的体验。最后,就是小标题,其实可以更吸引一些,小标题显得过于简单了。,内心可能是奔溃的,#今日头条新作者扶植计划# 我推荐这篇文章,值得一读。作者文笔还好,故事讲述的委婉动情,流畅完整。可能是行笔仓促,行文风格略显粗糙不一。,完美的人生啊!,都梁先生的(亮剑)里就引用了(我侬词)。田雨对李云龙说过。,赵和管的坟墓在德清东衡里,管道升故里在茅山村,相距不远。,他是前朝遗孤,官当的再大也是提心吊胆的,荣华富贵的幸福生活只是表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