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

《十七帖》是书圣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字而得名。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成为了学草书者必临的神贴。我们称之为“草书圣经”。


点画的起讫
观察字帖中点画的起讫变化就好像是一个侦探,在努力发现“字帖”中破绽的同时,尽可能地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和方位。
图片[1]-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好字无忧


王羲之《十七帖》之《远宦帖》局部


对于《十七帖》中点画的起讫问题,由于刻帖一刻再刻,笔画显得相当混淆,有些动作如果按照刻本来做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不知如何为好,一旦笔画形成,虽外形很像,但一无神采。


而我们来临习其他王羲之的摹本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弊病,尽管很难临像摹本,特别在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光注意字帖点画的缘故),但每一个笔画却有几分神似。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该帖中的《远宦帖》来分析,以此类推。因为《远宦帖》有唐摹本,尽管不是墨迹,但是与真迹已无二致,这对点画的理解和临习来讲可有一定的帮助。
图片[2]-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好字无忧


王羲之《远宦帖》唐摹本


从《远宦帖》中的点画来看,几乎看不见相同的起笔和收笔,各有异趣,妙不可言,仅有第二行的“足下”(如下图)二字的第一个点的起笔有相似之处。


图片[3]-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好字无忧



比如,起笔。其间虽用了大量的“切”笔,但由于角度不同,形成点画的形态也不同。有些动作是“引”、“搭”与“顿挫”并用(如下图),由于它们间的组合不同,形成点画的外形也不同。


图片[4]-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好字无忧



为此,我们在读帖时应全面观察所临字帖的每一个字,它们的起讫是如何变化的,收笔是“引”还是“连”,即便是“引”,其角度也各有姿态。我们这样分析就可以防范在临习时点画的起与收产生雷同的结果。
再进一步看。每一点画的起笔处,一般有两种情形。


其一,“入笔”时大都没有明显的顿挫,毛笔在纸面上的跳跃性都不是很大,往往表现为一入纸就进入平铺状态,以较为微妙的提按来过渡到圆转或其他笔法的运用中去。这种用笔是王羲之书法受隶书影响的缘故,虽说是新体,但去古未远,依然有着隶意,这种用笔习惯到了唐代就彻底了。


图片[5]-王羲之《十七帖》的起笔和收笔-好字无忧


孙过庭《书谱》局部


我们可以从《书谱》来作比较(如上图),《书谱》中的笔画跳跃性明显增多,虽是二王的结字,但过度的跳跃弱化了魏晋气韵,也影响了草字的格局,气度不大。这种笔法的转变,到了米芾手里就变本加厉了。


由于《十七帖》中运用平铺手法,尽管草书字形千变万化,但不激越,还是较为“平缓”,王书的“中庸”之意也从此体现出来。这种情形主要集中在上下不连或每一行的开笔处。


其二,“入笔”处由“引”、“带”转而为顿挫,这里的顿挫主要是为了调锋,随后,迅即转为平铺,这主要表现在文章中间的汉字上。


我们理解了《远宦帖》,再来分析其他的帖就有了一定的经验。要熟练掌握其间每一个字的不同起笔、收笔方法,区分它们间的异同。如此,临习的点画就趣味盎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