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朱泗墓志铭》卷

董其昌《朱泗墓志铭》卷,纸本,楷书,37.3×331.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是董其昌61岁时为乡人朱敬韬之父朱泗撰书之墓志铭,成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书笔道圆浑,使转灵动,体势兼取李邕、徐浩之长,雄健紧凑,精力弥满,是作者创作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品。董氏使用乌丝界格,不使字居中央,而是写在左上角,布局颇为独特。
董其昌在书法创作上有一点引人注意,那就是他别具一格的临古观。
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经历模仿和创造两个过程。模仿是继承,创造是发展,没有继承的发展谈不上发展,没有模仿的创造也谈不上创造。一名歌者,往往是先学会唱他人的歌,而后唱自己的歌;一名舞者,也是先学会跳他人的舞,而后跳自己的舞。音乐、舞蹈如此,书法、绘画亦是如此。在书法中,临摹即模仿,创作即创造,从临摹到创作是历代书家学书的必经之路。
董其昌重视临摹,并且只临摹古人书迹,这在其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中都有明显体现。其临古观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临古之方式和临古之目的。从临古之方式来看,董其昌重用笔不重结构,认为结构伴随用笔而生,他不刻意追求形似,并主张参用他人书法之笔意以求神似;从临古之目的来看,董其昌不是为了临占而临古,而是为了找到自我而临古。这样的临古观,对晚明的王铎,乃至有清一代的书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董其昌《朱泗墓志铭》卷
图片[1]-董其昌《朱泗墓志铭》卷-好字无忧
图片[2]-董其昌《朱泗墓志铭》卷-好字无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