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的蔡邕

蔡邕画像

蔡邕(132~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经学家。

蔡邕出身于一个学术积淀深厚的家庭,自幼好学不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后汉书》第1980页)在汉桓帝的时候,蔡邕已经蜚声海内,朝廷听说他精通音律,征召他来洛阳,但他看到朝政混乱,不愿意出仕,走到偃师(今洛阳市偃师市)就称病而归了。

建宁三年(170年),蔡邕接受了司徒桥玄的召辟,被任命为河平县长,不久后被召回洛阳,官拜郎中,负责到皇家藏书的东观去校书。对于学识渊博的蔡邕来说,担任这一职务非常称职。由于蔡邕的出色表现,他后来被任命为议郎。东汉的议郎虽然官职不高,但可以参与朝廷重大问题的讨论,发挥议政官和顾问官的职能。蔡邕在校书的过程中发现,皇家所藏的经籍,因为年代久远,有许多文字错谬,而且俗儒穿凿附会,往往贻误后学。熹平四年(175年),他与五官中郎将堂谿(xī)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dī)、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一起上奏汉灵帝,要求正定儒家六经文字。这一建议得到了汉灵帝的许可,最后由蔡邕亲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于是天下各地的学者,都以石经作为标准文本。石经刚刚树立起来的时候,前来观看及摹写者,车乘每天千余辆,连街巷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蔡邕还利用自己议郎的身份,经常上书劝谏汉灵帝,不过收效甚微。蔡邕曾上书汉灵帝,揭发汉灵帝的乳母赵娆勾结太尉张颢、光禄勋姓璋、长水校尉赵玹(xuán)、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还赞扬廷尉郭禧纯厚老成,光禄大夫桥玄聪达方直,故太尉刘宠忠实守正。蔡邕在奏稿中一再请汉灵帝为他保密,结果奏稿还是被宦官曹节看到了,并告诉了那些被蔡邕揭发的人。于是他们相互勾结,诬陷蔡邕,蔡邕虽上书解释,还是被下洛阳狱中,扣上了“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后汉书》第2002页)的罪名,拟判决死刑。多亏了比较正直的宦官吕强解救,最后判决蔡邕髡刑,流放到朔方郡,而且即便遇到赦令也不能赦免。即便如此,他的仇家也没有放过他。仇人阳球派刺客追杀蔡邕,这个刺客是个侠义心肠的人,了解蔡邕以后,没有听从阳求的指使。阳球又贿赂当地地方官,要他们对蔡邕加以毒害。但接受了贿赂的人反而把事情告诉蔡邕,并且给蔡邕以警告,就这样蔡邕才多次逃脱。蔡邕在东观校书的时候,曾参与了《后汉书》的写作,他将自己所写的部分内容献给朝廷。汉灵帝看了以后,十分欣赏蔡邕的才华,准备赦免蔡邕回洛阳,结果遭到蔡邕仇家的进一步陷害,蔡邕干脆隐姓埋名亡命江湖。

熹平石经残石

后来,董卓当权,强行征召蔡邕来洛阳,蔡邕不得已而应征。董卓十分器重蔡邕,蔡邕后来甚至被任命为左中郎将。汉献帝被董卓劫持到长安后,董卓还封蔡邕为高阳乡侯。董卓被杀后,蔡邕受到牵连,被王允所杀。各地学者听到蔡邕的死讯,都非常伤心。著名学者北海郑玄听说后,叹息道:“汉朝的史事,还能向谁请教呢?”在蔡邕曾经任职居住过的兖州、陈留等地民众,纷纷给蔡邕画像来纪念他。据说蔡邕死后葬在河南禹州市的逍遥岭,岭上曾有摩崖石碑一通,上刻汉隶体字,字大二寸,为蔡邕亲书。

蔡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一次,汉灵帝命令工人修理鸿都门,工匠们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人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蔡邕生平喜好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因为欣赏王粲的才学,遂将所藏之书装了好几车赠给王粲,家里所存藏书还有四千卷。女儿蔡琰曾被曹操接见,曹操问及“闻夫人家先多坟籍”时,蔡琰回答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后汉书》第2801页)

作为大音乐家的蔡邕,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焦尾琴的故事。蔡邕流亡江浙一带,恰好遇到一个人在烧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木材遇火崩裂,发出巨大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因此讨来做成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所以当时人们叫它“焦尾琴”。汉末,蔡邕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据说齐明帝在位时,曾取出焦尾琴请古琴高手王仲雄弹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天,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齐明帝。后来转辗传到南唐中主李璟手中,南唐后主李煜将它赠与大周后。李煜死后归宋室所有。据传,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后来就不知踪迹了。

蔡邕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贴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感染力。其中代表作品为《述行赋》。据蔡邕自序,《述行赋》作于桓帝延熹二年(159年)秋,蔡邕被征召前往洛阳,走到偃师称病不前,将他对时事的愤懑,抒发于笔端,写成了此赋。此赋一开始即以上路时的秋雨连绵、积滞成灾,即景生情,抒发郁抑而愤懑的内心情感,同时将统治者的穷奢极侈与人民百姓的极端贫苦,奸佞之徒的仗势放纵与忠贞志士的横遭迫害进行比照,不仅强烈抨击了腐败政治,而且抒发了整个王朝陷入穷途末日的悲愤之慨,真切显现了蔡邕的反抗和血性。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

蔡邕的小赋题材多样,甚至表现男女情爱,风格大胆而直率。《青衣赋》就是相当感人的好作品。在这篇言情小赋中,他真实地坦露了对一位出身微贱的美女的爱情,感情真挚动人。如此题材的作品在汉赋中可谓惊世骇俗,绝无仅见,甚至招来卫道士的谴责。当时张超就写了一篇《诮青衣赋》,讥其文则可佳,志卑意微。因此,愈显《青衣赋》难能可贵。

蔡邕塑像

当然,蔡邕也非完人,后人对他颇多争议。蔡邕是出名的才子,不少人重金聘请蔡邕写墓碑、行状之类。蔡邕收了人家的钱财,便有了谀墓之作,这不能不说是蔡邕的一个瑕疵。蔡邕自己也说,生平所写的这类作品,只有给郭泰写的那一份问心无愧。蔡邕与董卓的关系,也招来颇多非议,并最终因此而被杀。

蔡邕一生著述丰厚。他曾经参与部分东汉的官修史书,《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jué)之乱,多湮没不存。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艺》、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二十卷,早已散佚,后人辑有《蔡中郎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