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骄傲:一代才子陆机

西晋在书法史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这是为啥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事情真相,看看西晋到底有何魅力能在人才辈出的众多朝代里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公元261年,一声啼哭打破了西晋黎明的宁静,吴郡陆氏有位男婴出世了。这声啼哭仿佛要告诉全世界,一代大文豪、书法家横空出啦!这位男婴名姓陆名机,字士横。这个吴郡陆氏是个了不得的世家大族,先说说他的祖父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擒获过蜀汉名将、中国武圣关羽,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过刘备。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再看看他的父亲陆抗,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大司马,在西陵之战击退晋将羊祜进攻,维护吴国稳定,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与陆逊皆为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陆机的出身可谓是根正苗红。不过与陆家的祖辈们相比,陆机在武功方面略逊几畴,在文学上可谓大放异彩。

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从小就天资过人,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

陆机(261年-303年)

陆机年少时,曾在吴国担任牙门将这一要职。孙吴灭亡后,他隐居家乡十余年,与弟弟陆云一同投奔西晋为官。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二人初入洛阳时,与当时的文坛大佬、太常张华一见如故,张华作为伯乐,不遗余力的宣传二陆的才学,陆机、陆云兄弟迅速成为西晋最出名的“网红”(此网红不但有颜值,更重要的是才学)。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说法。(“三张”指西晋文学家张载、张协和张亢)。“二陆”到了洛阳以后,对“三张”而言如“天降横祸”,其风采被陆氏兄弟所掩盖。

入洛阳后,陆机历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其弟陆云还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即潘岳)、“闻鸡起舞”的刘琨、“洛阳纸贵”“左思风力”的左思和“巨富”“中国古代美女绿珠的老公”的石崇等人组成了一个文学政治团体,共有24人,因为他们经常在石崇的金谷园中活动,又称“金谷二十四友”。史上著名的文人集会“金谷宴集”就是他们这个男团干的事儿。

闻鸡起舞

此时社会稳定,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个高峰,并具有鲜明的特点,被称为“太康文学”。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一左(左思),而潘岳、左思和陆机又是“金谷二十四友”中的核心人物,陆机与潘岳又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

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辞采华丽、典故众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诗中对山水描写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写山姿水态,为谢灵运、谢朓诸人的山水诗起了先导的作用。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与陆机同为“金谷二十四友”成员的潘岳和左思二人。潘岳容貌非常出众,成语“貌若潘安”由他而来。他的容貌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据闻,潘岳年少时出游狩猎洛阳道上,“妇人连手共萦之”,妇人们都向他投掷水果,“掷果盈车”也是由此而来。这场面,真真是比今天追星的小姑娘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老少通杀的“胡歌”前世。而左思见潘岳如此受欢迎,效仿潘岳出游,没有想象中的鲜花和掌声,只有大妈们的口水。左思因为相貌丑陋,一出门就被扔臭鸡蛋、烂柿子。看来左思就适合在家里写写文章,少出门作妖,还能维护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潘岳“掷果盈车”

陆机还左思之间还有件趣事。西晋初年,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赞叹不已,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以示辍笔。后便有“陆机辍笔”的典故。随后陆机闭门修炼,立誓要写下一篇名震文坛的作品。终于在太安初年,《文赋》横空出世,为文坛带来了新鲜血液。就其文学理论而言,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的论述文学内部规律的专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赋》节选

倾群言之沥液,

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

濯下泉而潜浸。

於是沈辞怫悦,

若游鱼衔钩,

而出重渊之深;

浮藻联翩,

若翰鸟缨缴,

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於已披,

启夕秀於未振。

观古今於须臾,

抚四海於一瞬。

此外,陆机还撰有《君子行》、《长安有狭斜行》、《叹逝赋》、《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上百篇文学作品传世,可以说是相当高产的作家了。东晋葛洪曾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文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是一代文豪。

陆机在书法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章草作品《平复帖》。《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被称为:中华第一帖。

章草源于解散隶体,所以具有典型隶书的特征,即有明显的波磔。到了汉末,这种字形被一些书家创造性地发挥。像卫瓘的草稿之作,大多字势都取纵势,陆机《平复帖》受其影响,在字态上明显取法了这种倾向。相比皇象的《急就章》和索靖的《月仪帖》,陆机字的结体颇有一种险种求稳,悬崖坠石的感觉。此作结体偏瘦长,书写简便、率性,逸笔草草,没有循规蹈矩。撇捺无波挑,平添了几分险崛之意。许多字的末笔的收束也是向下牵引,把章草横展的笔势变为纵引,字态也因势而变。

陆机之前的大书法家李斯、钟繇、张芝等,虽名气振聋发聩,但无一件真迹流传于今世。《平复帖》上承汉简,下启今草,属于“章草”向“今草”过渡时期的产物,填补了“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历史空白,是改变章草的取势而向今草迈进的珍贵历史证据,因此更显《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重大意义。

《平复帖》

说起《平复帖》不能不提到张伯驹先生,张伯驹是我国近现代的爱国主义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1956年,张伯驹将《平复帖》,连同杜牧的《张好好诗卷》、黄庭坚的《草书卷》和范仲淹的《道服赞》等八件珍品一并捐献给国家。

张伯驹与《平复帖》的缘分源于在湖北一次赈灾书画会,当时归溥儒(溥心畲)所有。溥儒是道光皇帝的曾孙,恭亲王之孙,是恭亲王府的袭爵将军。溥儒是个纨绔子弟,一直以为自己还是皇子皇孙,花钱大手大脚不说,还游手好闲。在民国年间清王朝被推翻了,可以说是家道中落,但这并不影响他坐吃山空的习惯。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溥儒是皇室后裔,自然是侵略者们的头号目标,想方设法的将溥儒的宝贝夺走。再加上入不敷出,就开始考虑变卖家里留下来的宝贝。

溥儒在1936年将所藏的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卖于他人,后流于海外。张伯驹听说后久久不能释怀。他担心《平复帖》也被落入洋人手中,于是想要自己买下此帖保存。张伯驹便找到与傅儒相熟的一位琉璃厂老板韩某,并通过这个老板表达购买《平复帖》的意愿。但溥儒索价20万元,当时张伯驹没有那么多钱,只好作罢。后来,张伯驹又请张大千向溥儒说合,愿以六万大洋求购。但溥儒的依然是不二价,此事只好暂时搁置。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伯驹得知溥儒丧母,急需钱财为母发丧,便拜托傅增湘促成收购《平复帖》的事情。最终以4万的价格购得。即便价格降低了,张伯驹依然没有足够的钱财,最后还是张伯驹夫人潘素变卖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四处筹借,才勉强凑够。不久,另一位白姓字画商人听说此事后,想拿到此帖卖给日本人,出价便是20万。庆幸的是,《平复帖》已在张伯驹手里。

日本侵华,北平沦陷,张伯驹全家搬到西安。为了不让国宝有失,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将《平复帖》缝在被子里,一路担惊受怕的带出北京。建国后,张伯驹夫妇于1956年将《平复帖》捐献国家。后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陆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不仅是两晋至南北朝文坛上的一颗superstar,更是西晋书法家中的翘楚。不仅如此,他在史学方面著有《晋纪》四卷、《洛阳记》一卷等,为后世了解西晋历史作到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方面著有《画论》,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位才貌并存的美男子死于“八王之乱”,夷三族。未能留下一丝血脉。可悲,可叹!

图片[1]-西晋的骄傲:一代才子陆机-好字无忧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神坛上的王羲之(上):书学风流”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书法大才子啊,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