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于碑学书法的变化,让碑学可以有更多的人知道!

何绍基(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媛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尚书何凌汉之子。何绍基性卓荦,豪于饮,工诗文,通经史,精律算,嗜金石,喜绘画。晚年以篆、隶法写兰竹,盎然有金石气;书法成就尤著,是继邓石如、伊秉绶之后晚清书坛最负盛名的碑学大师之一。何绍基的传世作品有《鲁峻碑卷》、《行书轴》、《马臻题画杂诗二首》、《杜甫咏马诗》、《七言诗四条屏》等。

何绍基的书法,初从颜真卿人手,于颜《争座位帖》用功尤深。是故,其早年书风几近此帖。之后,在治学和为官的岁月中,何绍基遍览名山巨泽,寻访碑版古迹,虽风餐露宿而乐此不疲。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包世臣,受包氏影响,遂尚北碑,尤推祟碑学书家邓石如,尤对邓氏书法柔毫劲腕、纯用笔心,“不使欹斜,备尽转折”,能“于准平绳直中自出神力”的化境,倍加膺服。至此,何绍基的艺术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书师法对象,也随之移到北派传人欧阳询,褚遂良等处,并由此上溯到北朝碑版、秦汉刻石。

何绍基对传统的执笔法进行了改进,创造了独特的“回腕法”。此法要求书写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几乎违反了人的自然生理姿态。因此,他每临此碑“约不及半,汗浃良襦矣”(跋《张黑女墓志》拓本)。何绍基为之付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是力敌干钧的笔力,同时也为自己独特的书风形成,闯出了一条生路。

50岁以后的何绍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倾注于篆、隶两种书体的研究上,尤对隶书一体的实践更具深度和系统性。汉碑中的《礼器》、《衡方》、《乙瑛》、《史晨》、《石门颂》等他都广泛涉猎,挹其精髓,特别是对《张迁碑》,更是用功至深。晚年的何绍基将篆、隶、楷各体熔为一炉、互参互见并完成了集各体之长的、广为后人称道的独创行草。

作为一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坚持碑学观点的书家,何绍基在取法北碑、变革行草笔法以及在楷、篆、隶等方面所获得的成就,标志着碑派书法的审美原则在各种书体领域的全面落实。

,道县人才倍出,湖湘文化正脉,小偏传统书法不是讲的,而是写出来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