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典藏 | 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传世经典作品欣赏

感谢您的关注和转发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是唐朝政治人物、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越州(浙江省)余姚人。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祖、父、叔、兄俱有重名。叔父虞寄,为陈朝中书郎,因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曾称虞世南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是正书碑刻《孔子庙堂碑》,还编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类书《北堂书钞》共一百六十卷,摘录了唐初能见到的各种古书。这些古书现在大多失传了,但《北堂书钞》为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作出了重在贡献。他死后,将慈溪鸣鹤镇故宅改建定水寺,寺内有虞世南画像。他的子孙便迁居长安去了。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传)纸本,行书 上海博物馆藏

《汝南公主墓志》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亦有人认为是旧摹本。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行12-15字不等。

   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此墓志书法温润圆秀,用笔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临之说。明王世贞评此书:“潇散虚和,姿态风流,有笔外意。”明李东阳也说此帖:“笔势圆活,戈法独存。”所谓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书法所悟到的一种独特笔法。相传唐太宗临右军书法,写到“戬”字时,虚其“戈”令世南补之,然后拿给魏征看。魏征说,圣上之书惟“戈法”逼真。可见虞世南书法造诣之深了。

虞世南《去月帖》拓本 行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世南从去月廿七八,率一两日行,左脚更痛,遂不朝会。至今未好,亦得时向本省,犹不入内。冀少日望可自力。脱降访问,愿为奉答。虞世南谘。

  虞世南《去月帖》行书,凡六行。又称《左脚帖》、《朝会帖》。此帖书法平正婉和,气韵清朗。文见《唐文拾遗》卷十三。著录首见《淳化阁帖》“历代名臣法帖第四”。又刻入《大观帖》、《绛帖》、《汝帖》、《东书堂帖》、《宝贤堂帖》、《聚奎堂帖》等。

明人顾从义《法帖释文考异》:

世南从去月廿七八,率(一作牵)一两日(一上二字合作曹)行左脚更痛,遂不朝会。至今未好,亦得时向本省,犹不入内,冀少日望耳(释作可)自力。脱降访问,愿为奉答。虞世南咨。

   “可”或“耳”,根据大观本(右图),明显是“可”字,释作“耳”字,与文义亦不贯。帖末的“咨”虽与“谘”意相通,但在释文中还是“谘”为宜。

  此帖笔势温静,为虞氏晚年手笔,正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帖中“少”字一撇,略作颤抖,此偶然之意,亦是灿烂至极。然有学者认为《去月帖》文辞粗俚,与有“出世之才”的虞世南身份不符,不类虞氏语,以足疾而废朝会,也颇失大臣之礼,卷末云“虞世南谘”殊不伦,关键帖中诸字多近似《兰亭序》、《集王圣教序》,故疑为集字而成。

虞世南《大运帖》拓本 楷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世南闻大运不测,天地两平;风俗相承,帝基能厚;道清三百,鸿业六超;君寿九宵,命周成算;玄无之道,自古兴明。世南。

  虞世南楷书,《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称之为《帝基帖》。宋人刘次庄在《法帖释文》中说:“大运帖玄无之道,大观讳“玄”字末一点,以宋太宗小字“玄朗”故。高宗临《兰亭》于天朗气清,“朗”字亦阙“月”中两小画。”

虞世南《疲朽帖》拓本 行草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疲朽,未有东顾之期,唯增慨叹。今因使人指申代面,必得力也。

虞世南《郑长官帖》拓本 行草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郑长官致问极真,而其三人恒不荡荡,将如何?故承後时有所异责。

虞世南《潘六帖》拓本 草书 25.7×43厘米 《淳化阁帖》卷四收录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潘六云司未得近问。莫邪数小奴等,计不日当有状来。

释文:

贤兄处见临乐毅论,便是青过于蓝,欣忭无已,数愿学耳。世南近臂痛,废书不堪?缕也。虞世南呈,十三日遣书。谨空,得书为慰,可言也。

《虞摹兰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曆之寶”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长卷欣赏:

,虞世南草书,mark,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