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书法在近现代书法史上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李叔同(公元1880—1942年),学名文涛,幼名成蹊,字息霜,别号漱筒;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精通音乐、美术、书法、篆刻、诗词、戏剧等,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艺术天才。他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赵朴初先生评价他的-生为:“无尽奇珍供世限,轮圆月耀天心。”

他的一生都是艺术的,其书法则是他一生智慧的浓缩。其书是字内与字外功夫的高度融合,是光风霁月、涤荡俗念的宁静淡远,是“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按柯文辉先生的观点,弘一大师的书法成就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弘一法师39岁出家,出家之前的书法创作称为前期。这一时期书法集于《李息翁临古法书》中,为纪念大师50寿诞发行。其书风特征:主要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笔锋锐利,用笔多侧锋翻转,点画凝重厚实,方折劲健,逸宕沉稳,富于质感和力感,反映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才华和蓬勃朝气。弘一法师习书,是先习篆隶、再楷行,最后作草书。虽有多种书体的操练,然其书风仍是古哲风范,显示出扎实的功底,为其书法独开流派打下坚实基础。


2.中期:弘一法师50岁左右的书法创作称为中期,是弘一法师书风转型并且渐近弗法的过渡期。此期的作品较前期而言,总体上肉渐减,气渐收,楷书之法渐融其中,并且逐步跳出北碑影响,字的结体一改从前的矮肥,变为正方俊挺,笔画也不似从前那么厚重,而是更显瘦硬,力在骨中,平淡冲和,与世无争,虔诚苦行,流于笔端。弘一法师中期作品内容多为佛家经典。他写的佛经不下20部,大都装帧成册,有少数影印件传世,原作成了风毛麟角。遁人空门后,他写了《地藏本原经》向普陀山印光法师求教,印光法师的席话令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使他书法艺术风格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化。他摒除了切表面技巧,用笔犹如儿童般稚拙,逐渐地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清淡灵静,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禅意,“弘体佛家书”日渐形成。

3晚期:弘一法师晚年的书法是其书法事业的成熟期。此时的作品改旧貌,火气消尽,从“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心境的超脱宁静,成就了“圆润含蓄和颜悦色”的书体。书写没有棱角,没有波挑,也没有起笔收笔出锋,点画简洁,线条平来直去,结体狭长偏瘦,稚拙中有些贏弱,天真烂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他自己曾说过:“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他认为书法如佛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见我字,如见佛法”。可见大师早已将佛法与书法合而为一了,成熟期的书法作品以侨居菲律宾的闽南性愿法师影印的《晚晴山房书简》和大师逝世后由弟子丰子恺、钱君匐编辑影印的《弘一大师遗墨》为代表。从此可以看出是弘一法师的书法成就成为了近现代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