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草圣”张芝的影响力

浅论“草圣”张芝的影响力

——张芝是谁?

——张芝的草书艺术代表着汉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

——张芝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书法艺术流派——西州草书流派的领袖级人物!

总之翻阅自古以来的书法典籍,均把张芝列为第一。这就是草圣张芝在书法艺术的地位,所以了解书法艺术,“草圣”张芝不得不了解。

汉末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草书的演进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草书的特点是“神行,运规矩于无形,任精神为变化”。

书法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叫做“西州草书流派”。而张芝显然是草书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毅然也是他们的领袖人物。像张昶(张芝兄弟)、姜孟颖、梁孔达、田彦等无不是张芝的追随者和继承者。更甚者梁武帝更是将汉朝以来一直到魏晋时期的草书纳入到张芝的门下,而且还有了谱系。

《草书状》这样表述:“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峰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做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隶者。”意思是说:草书最先出自杜度,从张芝开始,便以张芝为祖辈,以卫凯为父辈,索靖、范怀约二人,算是叔伯兄弟,二王父子可为兄弟,薄绍之可为庶子,羊欣为仆隶。

孙过庭《书谱》上开篇也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意思说关于古代以来擅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可以说,钟繇和张芝之后,王羲之、王献之继承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工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的。

通过以上《草书状》、《书谱》记载,张芝可谓是书法界老大之老大,连王羲之都说:“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与“张草犹当雁行”,连一代书圣都如此佩服。足以说明张芝在书法界的地位。

张芝到底何许人也?

“唐代张怀瓘《书断》——张芝字伯英,敦煌人,父焕,为太常,徙居弘农华阴。伯英名臣之子,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实避世洁白之士也。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

从《书断》看出,这位一直没有就职的“张有道”,个性鲜明,其父亲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张芝视官位为粪土,压根儿就不想做官,一门心思研习书法,终成一代草书大家,亦成为书法界的祖师爷。

由于我们这位不仕的“张有道”不好做官,所以正史里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位草书大家带来了难度。幸亏他的父亲张奂身为朝廷名将,又是知名学者,所以也看出,张芝出身比较好,有这个条件研习书法。在《后汉书·张奂传》里这样记载:“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之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西晋书法家卫恒《四体书势》记载:弘农张伯英者,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查遍正史,合计共有88个字的记载。

由于正史的记载少之又少,对于张芝的生平只能推算。张芝大概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卒于汉灵帝中平三年(192年),再具体的资料恐怕还要再费一番周折。至于籍贯,按照史料记载和推论,张芝籍贯应该是“敦煌渊泉”,今天的酒泉市瓜州县。在张芝籍贯和年龄上会在日后详论。

张芝为何能取得草书艺术的领袖地位?需要了解张芝当时的的生活环境。我们常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在书法领域里,亦是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位杰出的书法领袖。

张芝的祖父张惇,汉阳郡太守,相当于今天的省辖市市长,而张芝的父亲张奂一开始就有好出身,所以才能是从太尉朱垄学习《欧阳尚书》,而且还得到汉桓帝的赏识,能进入宫中从事贮藏档案,典籍,校书,著述的工作。后来有负责专门针对匈奴的中郎将,后又为武威郡太守,度辽将军,最后升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掌管粮食、货币。后来张奂罢官回乡,收纳弟子千人,讲儒经。

有这样一个家庭背景出身,张芝可谓是书香世家,能接触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张芝虽然生长于显贵之门,但并无纨绔之气,年少时就很有操节,并且超俗绝世,还很勤奋好学。如赵壹所说“超俗绝世之才”,但是张芝可能深受其祖父、父亲为官的影响,竟然屡召不仕,同时也有当时“党锢之争”的社会激烈矛盾所影响以及当时文人士子的思想从儒家到道家思想的转变。道家思想让张芝和当时的文人士子们从中得到慰藉,他们更喜欢自由,淡泊的生活节奏,于是乎书法便成为精神的栖居之地。

张芝之刻苦,少有人能比肩。卫恒《四体书势》里:“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看来天才与勤奋也十分相关,特别是书法。

张芝之后影响到多少书法艺术家?

上文写到,西州流派的诞生,张芝作为领袖级人物,功不可没。也是书法艺术上升到书法自觉期的开始,书法的自觉意味着书法艺术不带有功利性,并不是因为写好书法可以博取功名利禄,也不是为了宣扬某一种思想,而是为了纯粹的书写艺术而写。

首先第一位便是张芝的弟弟张昶,号称亚圣。王羲之在其兄长王洽处见到张昶的《华岳碑》而大悟,于是改变书法的取向,改为向前人名碑学习。

这其中还有几位狂热的追随者,他们是汉阳郡里的梁宣,梁孔达,姜诩姜孟颖,在赵壹《非草书》中,他们不但继承了张芝书法艺术的精髓,还带动了学习草书风气。痴迷到十几天就谢写坏一支毛笔,一月用尽数丸墨,衣服袖口全是墨迹,甚至嘴巴里牙齿也是黑的,衣服臂肘磨出了洞,皮肤磨破,指甲折断,两腮凹陷,让吾辈情何以堪!

还有两位狂热的追随者罗晖、赵袭。罗晖字叔景,官至羽林监(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兼皇家仪仗队头儿),赵袭字元嗣,官至敦煌太守。还有张芝弟子田彦、仲将。直至西晋,影响久远。而索靖,卫瓘更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一个得伯英筋、一个得伯英肉,而卫恒得伯英骨(下文有介绍卫恒)。

对东晋名门望族的家族式影响巨大。魏晋时期士族门阀的形成,也为书法传承奠定了基础。像东晋的王氏一门,郗氏一门,谢氏一门,庾氏一门也都是张芝一脉的传递者。

东晋王氏一门指的是琅琊王氏,始于王详(卧冰求鱼)、王览兄弟一代。后来王旷、王敦、王导共同辅佐司马睿坐镇江东,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氏一门除了政治上主导时局,更是在书法上引领潮流,而且还出了书圣王羲之。

卫氏一门,河东安邑的望族,汉末名门大族。就是王羲之老师之一的卫夫人那一家族。卫夫人是卫瓘侄女,卫恒堂妹,深得钟繇笔法。卫恒《四体书势》的作者,卫瓘之子。卫恒儿子卫璪、卫玠均是著名书法家。而卫恒更是得其伯英骨。

高平郗氏为东晋名门望族,王羲之是人家的女婿,成语“东床快婿”就是郗氏招亲时候诞生的,而且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取了郗昙之女。郗氏一门最有名的当属王羲之的妻弟郗愔,其名可与当时王羲之齐名。王僧虔《论书》:“郗愔章草,亚于右军”。

颍川庾氏是继琅琊王氏之后显赫的士族,并成长为江南侨姓第一流望族。在庾氏一门中,庾亮和庾翼刷成就最高。庾翼甚至于王羲之齐名。

陈郡谢氏为东晋立下大功。著名的淝水之战,谢安临危不惧,把苻坚百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其超级的指挥艺术和淡定节操奠定了其在历史上的超高地位。那次王羲之着急的兰亭雅集活动,谢安和他弟弟谢万均在其列。

通过以上几家名门望族的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张芝引发的书法家形成了书法发展主流,引领着时代的书风,对于历史上登峰造极的“二王”书法艺术培养了丰沃的土壤和良好的艺术环境,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书法自觉期的第一个高峰到来了。

西晋书法师承关系大体在张芝、钟繇、卫瓘、索靖四家范畴。而卫瓘、索靖都师法张芝。

张芝作为开山祖师,影响了魏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自隋唐以后,智永(王羲之七世孙)、孙过庭、张旭、怀素均是在张芝、二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草书推向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而宋代的黄山谷、陆放翁;直至明清的祝枝山、王铎,其在草书上明确取法张芝之法。

王朝的江山更迭起伏,而书法的王国里,一脉相承,传承是最好延续与文明发展的基石!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思想自觉的开始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活着的文明延续!无论科技的发达,书写作为一门工具后上升为一门艺术,都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文化核心组成部分。

张有道就是这么牛!!!

写下此文的同时,一并致敬李斯、程邈、刘德升、钟繇等秦汉之际的伟大书法艺术大家”,是他们为中华人类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千年基础。

注:参考资料

《汉末草书研究》,谷元江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

《张芝》,刘云鹏

《中国古代书论类编》,毛万宝,黄君主编

,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