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中国篆刻的重要转折人物——邓石如

在我们认为,邓石如是中国篆刻的重要转折点,为什么呢?邓石如出现之前,中国的篆刻文字多取法于战国古玺印、秦汉实用印章、唐宋元明的实用印章等,每篆一印,要先从这些古代印章中找到字的篆法,依法变化放入印面,再做镌刻,实则是困于古代印章文字素材的“印中求印”,虽然浙派也曾旁借碑碣等印外文字,但给人的印象仍停留在“印中求印”的范畴,之前我们说浙派印作是“有个性的汉印”就是这个道理。邓石如出现后,虽然他最初师法何震、苏宣的印作,但其后来又受惠于程邃的印作,尤其是程邃的刀法,到了后期,邓石如在碑派书法用力最深,篆刻得力于自家书风,有别于浙派印风,而形成了以自家书法风格入印的“书从印信、印从书出”创作方法,这是一次成功的篆刻语言形式的转型。之前困锁印人的固定文字资源与书法终于合流,中国的篆刻因此走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印人们再也不用受限于固有文字形式,而是有什么样的书法风格就会有什么样的篆刻风格,由此中国篆刻真正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名家辈出的历史时期,此后的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受邓石如的强烈影响,甚至对他顶礼膜拜。

(邓石如和他的“有好都能累此生”)

给印人们开拓了视野,创出了新路,这是邓石如最大的贡献。最典型的例子要说吴让之(后面会有他的传记),他从15岁开始临摹汉印,临汉印十年,又临明清明家印五年,而当他见到邓石如的印之后,却“见完白山人作,尽弃所学而学之”(吴让之《吴让之印谱序》)显然,邓石如的开拓意义让吴让之一见就觉得从此之后有了努力方向,这种欣喜是巨大的。不然吴让之也不会在自己印谱的序言里以这样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个人简历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取字石如,自号顽伯,取这个号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表明他“不贪脏,不低头,不阿谀逢迎,人如顽石,一尘不染”的性格,到54岁时,因为要避嘉庆帝颙琰之讳,废名以字行。后来“尝一笈一笠,肩襥被,日孤行百里,云游四方,遂自号笈游道人”,又号龙山樵长、凤水渔长,并常在书法篆刻作品上自署古浣、古浣子、完白、完白山人、完白山民、铁砚山房、叔华等。安徽怀宁人,家在大龙山西北的白麟陂。据《邓氏宗谱源流序》记载,邓石如祖辈为汉代高密侯邓禹支裔,元末明初迁至江西省鄱阳县,至石如”已十三世矣”。邓家家世贫寒,却甚有书香墨气,邓石如祖父名士沅,独钟明史,亦酷爱书画,以”秀才”终其身。父亲邓一枝,工书画,更善刻石,兼娴史籀之学,“性不谐俗”。邓石如的母亲是怀宁秀才陈玉若的幼女,诗文清绝无尘,生二子三女,邓石如为长子。

(邓石如蜡像)

邓石如从幼年起便处于“家贫甚,酸甜苦辣,无不备尝”的窘境。9岁时念了一年私塾,就因为家庭负担重不得不辍学。为了养家糊口,邓石如“采樵贩饼饵,日以其赢以自给”,生活的艰难未能扼杀反而滋养了他的才情。17 岁时,他以篆书为乡里一位“潇洒老人”作《雪浪斋铭并序》,技惊四座,博得时人好评,从此踏上书刻艺术之路,以卖字、刻章自给。19岁起,邓石如在家乡设馆,任童子师,后不耐学生“憨跳”而舍去,随父去寿州(就是现在的寿县)教蒙馆。到了23岁时,邓石如又随父到宁国、九江等地,开始鬻书远游生涯。邓石如一生足迹遍及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扰其子邓传密《东园还印图序稿》中称邓石如:“每足迹所经,必搜求金石,物色贤豪。或当风雨晦明,弛担逆旅,望古兴怀,濡墨盈斗,纵意作书,以纡洩胸中郁勃之气。书数日必游,游倦必书,客中以为常。”(转引自穆孝天、许佳琼编著《邓石如》)远游还使邓石如是“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绝大多数是负才负艺之人,贤士大夫不以其“韦布”为贱而弃,邓石如亦不敢妄有所期冀,广泛的交游对他书印技艺大有裨益。

(邓石如的书法举例)

据邓石如自己总结,对于篆书学习,他”初以少温(李阳冰)为归,《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鼎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举秦汉之际残碑断碣、靡不悉究,闭户数年,不敢是也。暇辄求规之所以圜,与方之所以为矩者以摹之。(据吴育《完白山人篆书双钩记》中华书局影印本)可见他的广征博采与兼收并蓄,此外,他还十分勤奋,据载,他曾经在半年内将“《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母石阙》、《敦煌太守碑》、苏建《国山碑》及皇象《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碑》,各临摹百本。又手写《说文解字》20本,半年而毕。”(可见后来的赵之谦评价“邓天四人六,包天三人七,吴让之天一人九”这样的评价是公允的。)大约40岁上下,他终于不仅在书法自成一格的基础上又利用书、印相通的艺术规律,探索出了“印从书出”的道路。

邓石如47岁时,被户部尚书曹文埴邀入京都,后书名大显,后受翁方纲(时为内阁学士)排挤,被迫“顿踬出都”,后入两湖总督毕沅府作幕宾,教毕沅子《说文字原》,后终于因看不惯官场习气,离开毕沅返回老家。终身以布衣终老,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传世。

(邓石如和他的“意与古会”)

二、印学贡献

邓石如对于篆刻的贡献太过突出,能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两点,但这两点均十分重要,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1、印从书出。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意义是重大的。“一个成功的篆刻家一定要是一个书法家,尤其是一个篆书家”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追求笔意更是从元明时期已成为印人的目标,比如甘旸就直接宣称印文应当“宜清雅而有笔意”,朱简更是曾经以赵宧光的“草篆”入印,但因为取法不古未为人所接受。邓石如的篆书被称为“四体书国朝第一”(包世臣语),篆书更是被称为“集篆书之大成”(康有为语),他将篆刻与书法融会贯通,将他的篆书优势运用到了篆刻创作中来,将前人提倡的“笔意”真正落到了实处,由此邓石如的朴茂雄浑、刚健婀娜、率真洒脱的篆书风格也促成了他同样的篆刻风格。

邓石如的印从书出首先从白文印开始,因为在此这前,白文印的用字主要取法汉印,印文取方正的缪篆,这使印人的篆书很难与篆刻有所关联,但邓石如却以婉转遒劲的小篆入印,虽然在红地的处理上没有完美解决(直到吴让之才完美解决),但邓石如的开创性是明显的,其探索是重要的。

(邓石如的白文小篆入印)

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艺术实践,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印中求印”的局限,凸现出了篆书书法艺术在篆刻创作中的重要性,而且进一步地丰富了篆刻艺术表现的形式语言,在传统的篆法内容中充实了笔意墨趣的内涵,而这些往往又是作者性情的表面,是最富艺术表现力的,自邓石如开始,篆刻家往往都能写一手自成风格的篆书。后世的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都深受其影响。

2、“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与“铁钩锁”。这两项是指的篆刻章法安排,其实这两个创作原则来源于书法和绘画。邓石如对六朝碑版曾有“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之论(包世臣《论书上》)他又将此论运用到篆刻的章法安排中,由此造成印面强烈的疏密对比,形成视觉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这一点被赵之谦称之为“无等等咒”(魏锡曾《吴让之印存跋》)与之对应的还有“计白当黑”,即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疏密配比均衡,印面平衡稳妥。比如他的著名印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邓石如有一方经典的白文印,印面文字是“铁钩锁”,这也是他的艺术主张,如图:

(铁钩锁)

关于这方印,叶一苇先生在《篆刻丛谈》里解说过:“铁”是指的刀法,铁笔就是以刀代笔。要使刚健,避免纤弱的毛病,。“钩”是指的笔法,字要圆转遒劲,避免板滞断硬的毛病。“锁”是指章法,字与字的配合,要紧扣,浑成一体,避免松散的毛病。这方印整方印的感觉像是一把锈蚀满满的铁锁,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残断由于粘连形成许多交接点,使全印浑然古朴,印感十足。铁、钩、锁、三字法则运用的淋漓尽致。

三、篆刻作品:

陈巨来先生说邓石如的印作并没有几方是完美之作,大抵是他们的艺术主张并不一致的原因,下面列一些邓石如的印作,大家见仁见智吧:

(清素堂)

(一日之跡)

(古浣子)

(意與古會)

(燕翼堂)

(守素軒)

(雷輪)

(春涯)

(疁城一日長)

(十分紅處便成灰)

(筆歌墨舞)

(事無盤錯學有淵源)

(折芳馨兮遺所思)

(太羹玄酒)

(新篁補舊林)

(鄧琰)

(石如)

(鄧琰)

(鄧琰)

(印禪居士)

(靈石山長)

(鄧石如字頑伯)

(覺非盦主)

(鄧石如字頑伯)

(完白山人)

(心閑神旺)

(琴士父)

(木齋)

(趙紹祖印)

(一日之跡)

(讀古今書)

(胸有方心身無媚骨)

(以介眉壽)

(侯學詩印)

(河聲嶽色)

(家在龍山鳳水)

(鄧琰之章)

邓石如的贡献太过突出,对后世影响亦十分深远,但他的作品却是风格多样的,原因是他终生未停止探索,反倒没有风格极统一的作品,这一点跟后世的赵之谦有点类似,所不同者,赵之谦是作品少而面目多样,而邓石如是作品多却散落民间,龙蛇混杂,真假莫辨,邓石如在篆刻上的卓越实践,为清代中期的皖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篆刻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终因作品流散严重,搜集困难,为后人的承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好在他的再传弟子吴让之一生治印逾万,是个高产的篆刻家,在邓石如印迹难寻的情况下,后人多取法吴让之来学习“邓派”印风。比如吴昌硕就说“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吴让之印谱》跋)。

(【印人传】之29,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邓石如在篆书上的革新,也是伟大的!,谢谢,转发了[握手],很喜欢邓石如大师的篆刻,徒弟也献一方。,超越时界也是吾师!,邓稼先祖上,好文必赞[赞][赞][赞],人民永远铭记!,可以列入名人传了,开先河,一代宗师,已阅,篆刻,膜拜,转发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