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法,曾经风靡一时,现在无人问津

写在前面

图丨宋 皙

文丨黄文新

编丨黄文新

在当代书法界,流行“一招鲜,吃遍天”,会一种书体,就各处参赛,成绩斐然。这类书家,往往用一年半载的时间,就能取得中国书协的入场券,也不失为一种捷径。

如此书家,为了眼前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长久之计。成熟的书法家是怎样呢?应该是精通着某一种书体,然后涉猎着其他的书体。书法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积累。无论是书体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应该有全面的了解,不能瘸腿。

今天带来的是一个快被遗忘的碑刻——《天发神谶(chen,四声)碑》,它的历史背景,是三国吴最后的皇帝孙皓,昏庸残暴,为了稳定人心,谎称是天降神谶(谶,意为预兆)的舆论,以示祥瑞之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皇象在书写整篇碑文时,一丝不苟,使得整碑庄重威严,也为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一道最奇伟迥异的风景。

提起皇象,最知名的作品为章草作品《急就章》,他的传世作品不多,唐人张怀瓘曾评价其草书入神品,隶书入妙品,小篆入能品,可见其涉猎的广泛。这篇《天发神谶碑》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折古刀,如断古钗”的形象,它的每一个字都直击人的心灵,锋芒毕露。

在书体上,它似篆又似隶,有隶也有楷。所以,很难将其准确的进行书体划分。它在书写过程中,却又一反篆书的圆转,改为硬折,突出刚猛之劲。

此碑在浩瀚的书史中,因其奇异怪诞,却很少有人取法,直至碑学大兴的清朝。此碑的出现,也给千人一面、死气沉沉的帖学一路打了一剂强心针,自此,此碑声名大振,赵之谦、吴让之取其笔意,徐三庚、王石经取其字形,白石翁借其气势等。

但是,翻开当今的各类书法大赛作品集,取法此碑者,寥寥无几,是此碑的审美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还是不符合展厅的视觉效果,小编不得而知。

下图为上海图书馆藏明拓本

下图为吴让之临本

(来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法字帖、书法教程、书法讲座视频等资料,关注书法易微信号:shufayi0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