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唯一留存的书法诗篇原迹——杜牧《张好好诗》

杜牧是我国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创造了晚唐诗歌高峰。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名篇名句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的长篇古体五言诗《张好好诗》,这是一部从数万诗作唐代唯一留存的有书法原迹的诗篇!让我们一睹其风采:

《张好好诗》全部

启功先生在其《论书绝句》第五十五首曾经写到“诗思低回根肺腑,墨痕狼藉化飞腾。满襟泪溅黄麻纸,薄幸谐谈未可听。”并在其注释中谈及此卷为真迹的原因,共三点:首先,此卷是硬黄麻纸,硬黄麻纸是广泛应用于唐代的纸张制式;其次,墨痕浓淡相间,时有飞白和枯笔,这是只有自然书写才能达到的效果,并且其用笔和结字也带有唐代鲜明的时代特色:用笔提按明显,结体借鉴圣教字形者居多。最后,其中有点定之字,即修改和补充的文字。固“知非出于他人重录,斯樊川之亲笔”。启功先生又谈到此卷的珍贵:唐代诗人字迹,即使是石刻本,且半属依托者,都不易多见,此卷豁然心胸,书写流畅,作者的胸臆跃然纸上,丝毫无容置疑,是至宝。我们看一下其中的细节,下附小编之识字结果:

局部(一)

释文: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局部(二)

释文: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下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引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

局部(三)

释文: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以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小(点去)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著作任集贤校理)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玉珮,载

局部(四)

释文: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 绰绰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生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章聊一书。

通过释读,得知这首诗主要讲的是杜牧同情歌女张好好的事迹:张好好在十三岁的时候编入江西豫章的乐籍,人美歌甜,后来由于沈传师的喜爱,又将其带入宣城,此时杜牧为沈传师的幕僚,常有经历听张好好载歌载舞,两年之后,沈传师之弟沈述师取张好好为妾,自此张好好便切断与外界的往来。不想又二年后,杜牧在洛阳一酒家见到了时隔六年才见的张好好,才知道她已经被抛弃,再者沈传师已经去世,杜牧感怀,写下此篇赠与张好好。

这幅作品在宋代经由内府收藏,有月白渗金书签(以月白色绢为底,以及泥金题签),这是宋代装裱的制式。后来溥仪在逃难时曾经带走,后来丢失,辗转后张伯驹先生高价购买,后捐给国家。

局部(五)

《张好好诗》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杜牧,不一样的杜牧:书法绝佳,多才又多情。与那个“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判若两人。

PS: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抄袭!

,才女美女文要转发,张好好诗,[祈祷]再读张好好诗,觉得诗人很有悲悯情怀,有情有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