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审美危机,江湖书法和丑书混为一谈,傻傻分不清楚!

01

前不久,《人民日报》就书法乱象连续发声,先是在其评论部公众号(注1)以“看不懂才叫艺术吗?”为题,对自称为清华大学教授的邵岩表演的“射墨书法”提出质疑;其后又在其公众号转载了“国内书法‘大师们’到底有多野?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文章(注2),对近些年恶搞书法,也就是被书法界称之为“江湖书法”的各种典型“野路子”,集中进行了曝光。显然,《人民日报》对这些江湖书法以及书法界的各种野路子,是持否定态度的,也一如既往地在倡导“艺术应当让人看得懂,应当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传统审美倾向。

所谓“射墨”

其后又有原四川美院教授张强,视频表演的“盲写书法”(注3)令人吐槽;甚至凤凰卫视采访北大教授,因现场悬挂有一幅江湖书法作品而令人诟病(注4)。可见人们对江湖书法的低俗表演,还是非常反感和抵触的。

书法行为艺术

但在当代,由于文化传媒及文化生活的网络化,广告业的兴盛,江湖书法以“不问出身”、“不问出处”为特点,以自我满足、搏人眼球为目的,在网络空间不断滋生和蔓延,并通过主流媒体以广告和影视作品形式加以放大和轰炸,对民众的传统审美意识进行了空前的洗脑。如众多的影视作品,其广告和片头大多是一些或张牙舞爪,或浮华流媚,背离汉字笔法墨法章法的低俗涂鸦。以现广告界常用的“尚巍体”为例,该书体完全不入书法之流,只差没在起笔收笔处画上花鸟鱼虫了,其收笔多为爆炸样、笤帚样,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就这样的书法,居然成为了广告业、影视业的流行书体,一时间,一部大制作如不以“尚巍体”作为标题,都不足以显示其前卫和重磅。

显然,江湖书法是当今书法乱象的最主要表现,而网络及众多缺乏书法审美意识的文化人,受自身文化修养的局限和经济利益的趋动,打着艺术创新的旗号,无限放大了这种病态审美,并以此造成了国人的传统书法审美缺失。

02

所谓江湖书法,是指背离书法规律,摈弃传统书法审美和文化审美意识,以突出自我,搏人眼球,制造噱头为目的,使用书法纸墨笔所进行的涂鸦和低俗表演;广义而言,即指缺乏书法造诣和美感,而又要以书法面目示人的各种“作品”。

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干部体,名人体,“我”字体,应该属于这类江湖书法的主要品种。

自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以书法作掩饰大肆受贿之后,所谓“干部体”也就成为江湖书法的主要品种而遭人唾弃(注5)。甚至出现了这么一种社会现象:有些干部一旦自认为身为中高级干部,身价高了,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了,就开始“玩”书法了,到处题字题词,以致其后中央不得不对领导干部题字题词做出硬性规定。领导干部闲暇之余爱好书法本无可非议,也值得提倡,但问题是其书法技艺究竟有多高,自己还是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脑子略为清醒的干部都知道,自己的书法水平绝不会因职务的升迁而提高。大多数“玩”书法,喜欢题字题词的领导干部,可能还是为了向人们表明自己有文化水平,其中也不乏有“在任一方,青史留名”的心态,甚至有如小青年游长城,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一样。至于胡长清这类贪官卖弄书法,行贿索贿者其实都心照不宣的只将其视为一“道具”而已。

近年还有一“名人”或“明星”现象,就是一些明星名人也喜欢卖弄书法。无可非议,这些人大都是演艺界或某一方面的文化成功人士,但相当多的人于书法,还只能说是一个会写中文字的水平(注6)。这些人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展示自己的书法,一是名人效应,追星族拉动,既然有求,何乐不应呢?二是自我文化标签,证明自己不但有文化,而且多才多艺。个别民间艺人甚至书写错别字满篇,说话语病连天,还在公众场合展示书法,真可谓是“无知无畏”。

江湖书法

至于以行为艺术方式搞怪的江湖书法,在江湖书法中只能算是少数,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以行为的夸张和荒诞引人注目罢了。

在如今开放的社会中,不管江湖书法有多奇葩有多搞怪,作为非主流文化现象,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他要“射书”、“盲书”、“吼书”;他要用脚写、用鼻写、用头发写,只要不违法,那都是表演者和欣赏者的自由,问题在于在当今网络化社会,江湖书法所传递的病态审美,主流文化及媒体应当如何来过滤。如果在荧屏、广告等人们日常可视范围内,江湖书法充斥其间,中国文字所表达的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我们还能固守和提升吗?

所谓丑书创作

北京卫视有一档节目,叫“我是演说家”,其中有一演说汉字之美的,他说,“汉字是我们的审美,横平竖直告诉我们,中正平和才是美;汉字是我们的精神,颜筋柳骨告诉我们,字如其人乃是修行”……这也许回答了什么才是书法美。

03

丑书,是另一个近年来倍受垢病的书法现象。但无论是批丑书的,还是挺丑书的,都往往将其与江湖书法混为一谈了。二者的这种混淆,表明当代国人不仅在书法上缺乏审美意识,更显现出当代国人的书法审美危机。

丑书和江湖书法的根本分野,在于前者是业内人士或专家,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对传统书风的反叛,而后者则是仅能写汉字的人对汉字的恣意行为表达和涂鸦。

由于二者的共性是源于对传统书法的反叛,其最终作品的黑白空间及其线条,都有些让普通民众看不懂,所以民众及相当多的不懂书法的文化人,也就只好将二者等同视之了,在批江湖书法的同时,也把书法家的这种“丑书”一起批了。

普通民众看不懂也就罢了,偏偏有书法业内柔媚流丽书风人士出来批评和谩骂丑书,就让书法界更是乱象丛生,美丑莫辨。去年网上评选出国内十大丑书代表人物,网络空间及不少自媒体,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今年原定5月5日在成都举办的“沃新华书法展”,因“意想不到的各种原因,展览不能举办了”。其实,这十大丑书代表(注7),都是当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和最高成就者,他们在传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其具有个性特点的书法作品,无一不是旨在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和创新。

所谓丑书

丑书,其实是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变体”或“破体”,初现于魏晋,流行于明清,其理论来源于傅山之“宁丑勿媚,宁拙勿巧”……,其实践的集大成者为扬州八怪。如果说把当时兴起于明,流行于清的馆阁体与扬州八怪放在今天来看,那前者必然是正能量书风,而后者必然是受到抨击的“丑书”。馆阁体讲求“黑、密、方、紧”,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千人一面,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已无流动变化的书法艺术美可言。当年,启功老在世时,曾有人认为启功老书法有如馆阁体,启功老谦虚自嘲说,“我哪有馆阁体写得好哦”!他其实是说,他的书法是有个性有创新的,虽无“丑、拙”之美,但并非是如馆阁体那样“黑、方、光、大”。其实,启功老的书法在当代之所以受到好评,就在于他承袭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不狂怪,也不流媚,比较好的实现了文字书写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所以好多文化产品、高雅文艺作品,都愿意选用“启功体”做题头,做广告代言。

当代书法界的十大丑书代表,其实才是当代书法的领军人物,100年之后中国书法史上,或将以“十大丑书人”,与“扬州八怪”相提并论。

所谓“性书”行为艺术

04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文化非主流社会闹不清江湖书法之丑陋,闹不清“丑书”之“以丑为美”的创新意识,也就罢了,问题在于文化主流社会也分不清真正的美与丑,以致一方面在网络和影视荧屏,江湖书法恣意横行,另一方面,当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及其具有时代特征和美学元素的作品难以融入日常文化生活,提升当代国人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衰落,可能会就此进一步推衍下去。

江湖书法

《人民日报》“看不懂的才叫艺术吗”?这篇评论文章,虽对江湖书法提出批评,但文章话语中,也隐含着“看不懂的不一定不是艺术”之意。文章以西方艺术史上,杜尚创作的《泉》为例,针对标榜为“现代艺术”的射书等江湖书法,提出“同类的作品,一件可能是珍宝,一件则是垃圾”。明确提出,看得懂的也不一定是艺术, “艺术之美,在于其能够以独特的形式传递出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所以,绝不可以千人一面的柔媚书风,否认书法名家丑书的美学价值。在当代,书法究竟应该传递怎样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这不单是书法家、书法人和各级书协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整个主流文化中的每一个文化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当看到,现代社会由于书写及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书法艺术正日益与应用的语言文字相分离,以前科举制不仅要求要有好书法,而且还要求馆阁体,现在只要求写出大家都能认识的汉字就行了,电脑打字的出现,使大多数人连书写的机会都减少了。这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提示我们,汉字今天仍然作为我们思想文化交流的载体,就更需要从书法家的艺术创作中吸取具有“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的文化元素。我们不期望在当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文化人都如明清和民国时期那样,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更不能苛求高层领导都如毛泽东等领导那样,写出符合书法规范有艺术特质的汉字,但起码应当对于汉字书法的美与不美有一个基本的辨识和理解。

江湖恶俗书法

有观点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复兴,近年出现了全民的书法热,这其实是一种表象、一种误判,是江湖书法的恣意表达带来的表面效果。这其中不乏有青少年宫少儿书法考级的忙碌,有书法家著书立说和在书画市场竞价平尺价码的诸种忙碌,也有书法官方社团组织的各种竞赛和展览,等等。但这些都只是书法热的表象,“现在的人,中国字越写越差”,才是民众的共识。

书法,是以汉字做载体 ,以传统纸笔墨为工具,寓艺术性于实用性的一种文化表达 。所以,会写中文字,不能叫书法,会识中国字,并不就一定懂得书法审美 。“书法审美,源于学养”,过去,学识水平与书法水平是重叠的。在现代社会,当书法日益从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全重叠,显现出日渐分离的时候,书法的艺术性也就日渐显得耀眼,而以写字、杂耍及行为艺术方式来冒充书法,恶搞书法的现象也自然就有增无减。因为书法的工具、用材和表达,都最简单最经济,所以,凡是会写字的领导和名人,都可以将其“作品”视为书法;那些任意涂鸦和表达,让人看不懂的黑白符号和线条,都可以视为普通人看不懂的“艺术”,而为这种“艺术”叫好的人又肯定不是普通人。所以 ,表面看整个社会就存在着一种“书法热”。

所谓“售书”—曾翔书法

而广告业在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因为江湖书法有最为低廉的价格和成本而倍受青睐,大行其道。我们的一些编辑、导演因为缺少书法知识和修养,因为影视播放要取得相应的投入产出效益,也就在主观上自觉不自觉地为江湖书法大开绿灯,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识,逐渐被消减殆尽,书法形成的汉字美危机正日益蔓延。

这种危机的消除,不是靠几个书法家,也不是靠中国各级书协所能完成的,而应当是我们的文化管理者,在涉及以书法为文化符号的商业行为上,应当有办法有一个基本的管控。比如,对商业广告用书法,如果是在央视这类主流媒体发送,所用书法必须要有相应的艺术标准和书法资质,不能是给广告费就行;对于影视作品,更应将其纳入文化审查内容,严禁使用江湖书法作影视广告…

恶俗的江湖书法-非字非画

任凭书法审美缺失及其危机蔓延,当代文化人或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但愿这不是危言耸听!

作者:熊建勇,社会文化时评作者

编辑:书画小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