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庆伟书法之李世民温泉铭赏读

常常有人问我,该怎样读帖,这真是一言难尽。每个人读帖的方式和方法都不一样,正如我们看莎士比亚戏剧,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解的深度和角度不同,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审美判断。我对唐太宗李世民的代表作《温泉铭》的认识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我接触《温泉铭》这个帖子,已20年有余。初始,觉得一般,不入眼,后觉似王又似米,也未动心,这与一般的书法朋友的感觉也差不多。当学习“二王”的风气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再回头重新审视唐太宗和他的《温泉铭》,就多了一分理解。

《温泉铭》(局部)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的英明君主,大唐盛世他功不可没,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与他的推动有关,从佛教到书法,都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正是缘于他的颂扬,才奠定了王羲之书法的神圣地位。唐代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颜真卿等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莫不是受到了王羲之的影响。许多当下流传的王羲之的手札墨迹,也都是在唐太宗的倡导之下,由当时那些著名书法家们所临摹的。在失去书圣王羲之真迹的今天,这些临摹本片纸弥珍,成为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粉丝们心追手摹的范本。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太宗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韦述在《叙书录》中记载,搜访王羲之等人真迹“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太宗时期,几乎把当时的存世王字搜罗殆尽,《兰亭集序》还成了他的陪葬品。

毋庸置疑,在历代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人当中,李世民是见到王字真迹最多的。可以想见,那是怎样的一种热爱,以帝王之尊收集羲之的作品,晤对真迹,朝夕揣摩,自有心得。而死后也要带进墓穴,这种喜爱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到了“自私残忍”的地步。唐太宗是诗人,其文采我们至少可以在《圣教序》中领略;是书法家,更是学习王羲之的大家。在当下学王字的热潮之下,人们习《圣教》,追《兰亭》,摹《书谱》,临米芾,学赵(孟頫)董(其昌)。有趣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书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大约是因为人们缺少对书史的学习研究。晤对一本字帖,不知寻源索迹,只能是人云亦云,盲目地学习。当下习王者,面目雷同,被人诟病,也是习王者之间互相仿效的结果。翻开以“二王”一脉的书家历史,虽皆宗法“二王”,却各有自己的面目,取法乎上、学养深厚、遵循和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是根本原因。

如今,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无存,只有后人的摹本,这已是定论。历史上所有学习王羲之的名家便构成了王字体系的链条。在这个谱系上的书家,都要引起习王者的重视并加以研究。这方面,老一辈书家确实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高二适先生是著名的学者、草书大家,“金陵四老”之一。在“文革”前夕,其与郭沫若论辨兰亭真伪问题形成广泛影响至今。探佚寻幽,不断考证,接近真实,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值得后人借鉴。宗法“二王”,历来被习书者视为最高境界,高老不能不知,其取径唐太宗父子颇耐人寻味。先生书法宏深,一生临帖无数,取法广博,但都能与“二王”书法相呼应,睿智而深邃。高老临帖有批注的习惯,在他用过的诸如《兰亭序》《十七帖》《书谱》及唐太宗、高宗等碑帖上留有批语,是学习过程中研究的心得,隽语连珠,弥足珍贵。

《温泉铭》(局部)

高老曾经与他的学生讲,中国文化有三宝:太史公之文、王右军之书、杜工部之诗,学书当学王,学王之前,可先学汉隶和晋楷。这其中不难看出先生对王书的崇尚。学习《淳化阁帖·卷一唐太宗书》,高老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唐太宗为古今‘书圣’第一,而其子高宗继之,均大书家也。《欠婴沉疾帖》为太宗第一妙迹。唐太宗书本于《兰亭》,而出以变化,遂成一宗。余尝谓《温泉》奇傲、《晋祠》逸宕,为均不可及云。”在新近出版的《高二适年谱》一书中,我有幸读到了高老临写的一段《温泉铭》,神形兼得,沉著疏放。高老不但尊王,也重现太宗书法,说他是“书圣”,几乎把太宗、高宗父子的书法与“二王”父子并提,认为李氏父子是大书家,皆前人所未发。在学习李治的《李贞武碑》的过程中,高老这样批注:“高宗行草大似晋贤风格,其绵中裹铁之势,绝可慕爱。文皇字多刚,天皇格多柔,此二言绝耳。”在李治的《大唐纪功颂》碑帖的扉页上,高老这样写道:“会稽书派至文皇天皇而极,此颂气势尤雄伟也。”这还不算,当高老临到心领神会时,在扉页上挥洒了八字的评价:“神明洞达,洒落飞扬。”不断地把李氏父子的书法进行比较,与“二王”比较,继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高二适于《李贞武碑》上的批注

从“二王”父子到唐太宗、高宗父子,再到高适老,是古今书史的一种对话。在唐代,太宗激活了王羲之。在《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他这样说:“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这段话,奠定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也证明了太宗对右军书法重视之实。学王字,对李氏书法的研习自然也就绕不过去了,前辈如高适老已做了楷模,这是否会引起当下习王者的思考呢?

高二适临《温泉铭》(局部)

李世民《温泉铭》(局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