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过上一段就要临临碑铭、摩崖石刻、金文甲骨一类的,怕光临好看的法帖,久之“入瓮”,继而写俗、甜、媚。古人讲到生拙难求,流美易熟,熟则俗。一入俗体,一生难变。因此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天天习帖,追求好看,时不时写些碑铭,“难看”一点的字,甚至所谓的“丑书”,常写写,保持一种“生猛鲜活”之劲道。

2、修心养静。临帖、创作、读书、思考,都要沉下来,静下来。人心易躁动,易受情绪影响,因此需“练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今我这年岁,我这境况,夫复何求! 平安、健康、快乐,书画养生,写写画画聊聊玩玩,名利早该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又有啥不静的。偏偏,说不出的缘由,有时就烦了躁了心不静了,一遍遍写心经,读经典,静了复不静,循环往复。到现在,方知“静”大不易,修心乃一生之功,难矣!

3、学书要学古人、先哲。多年我学书临帖,标准定在宋以前。从甲骨下探到宋,只临这些年代人的碑帖。这两年,为写文章所需,又把书法史过了一遍,历朝书法名家及代表作研究探寻了一番。现在感到,过去的选择还是对的。我学书方向是草书,宋以后各代学人,也都是学的前朝诸贤。取法乎上,仅得于中。人生有限,时间匆匆,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理解汉魏晋唐宋的书法,以此为取法重点,至于说后朝高手,可作借鉴,关注其创新之处,以扩充视野、增长见识。尤其是,今人不能作为临习对象,大家都在路上,都不够成型,包括我自己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参考一下,看看别人如何学古化新的,当然是可以的,也是有益的。

4、书法太深奥,涉及到一种现象,一个热点,或者一个人的书法水准,不可轻易下结论甚至乱作评说。个人时间太宝贵,学书之路漫长,豈敢虚度光阴呀! 比如写草书,不积淀个几十年,哪有什么发言权。我四十多年习草,到今天对自己的作品越发不满意。学然后知不足,经典摆在这,你可和古人作比较,一比就明白了,就虚心了,就沉静了。立志学书之人,不能淺尝辄止,刚学些皮毛,就评说指点上了,岂知书海无涯,既使古代大师,都不会满意自己作品的,何况时人。对某种现象、一个热点,需冷静察究一番,不必急于肯定与否定。心中有方向,学书有主见,一步一步走扎实,去攀登高峰。快乐就在求索的过程之中,至于达到什么程度,外人、后人如何评说,与己无关。我问心无愧,为心爱的书法,已尽心尽力了!

,受教了![祈祷][祈祷][祈祷],食古化今,真知灼见[赞],人生有限,时间匆匆,[捂脸][捂脸][捂脸]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