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书圣的书法,在中国能排到什么位置?

书法在日本被称为书道,北魏时期经今天的朝鲜半岛传入。唐朝时,由于日本遣唐使的传递而进入辉煌,诞生了著名的“三笔”(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势),五代至北宋年间又出现了“三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成为日本古典己见的先驱和骄傲。

嵯峨天皇《光定戒牒》

那么,日本的书法成就比中国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有着“日本王羲之”的日本空海的书法,看一看咱们的书法能否被日本书法给赶超了。

空海法师画像

空海,俗名叫“佐伯真鱼”,谥号“弘法大师”,在日本书法界有“日本王羲之”之称。空海曾来唐取经,学习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从其书法代表作《金刚般若经开题》来看,气势连贯,笔意绵绵,筋骨内蕴,但是结字和线条的处理,明显要弱于王羲之、张旭,虽然在日本被标记为国宝级的文物,但在中国书法史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水准。

书法是一门创造性的文化,以汉字为基础又兼具有人文情怀,带有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如王羲之潇洒飘逸的书风是“魏晋风流”的体现,而颜真卿雄浑敦厚的书风是“盛唐气象”的反映。所以后世学王,很多只能活在王羲之的影子里,很难超越。可以对比一下唐代怀素和尚狂草自叙帖》,人称“天下第一草书”,无论是线条质量还是书风气象,可见两者的差距。


再以王铎为例,当年他写的《拟山园贴》传到了日本,一下就轰动了日本书法界。甚至还特别出现了一个门派叫做“明清调”,有些日本书法家称他的字超越了王羲之。其实这与日本对中国书法的了解欠全面有关。王铎的连绵草,虽然有名并促进了“写意派”书法的流行,然而在中国也止是二流水准。这虽有其降清后“贰臣”身份而带来的贬低,但就书艺而言,显然并未臻于极致,如比徐渭的“乱石铺街”的笔法就差着一筹。

田蕴章说日本最顶尖的书法家,在中国只能排第二梯队。待现代派艺术兴起后,日本的传统书法已逐渐凋零,书法变成了宣泄情感的工具,就像井上有一的书法,艺术性和文化性大幅减弱,也可以称其为“丑书”。所以,整体来说,日本的书法成就是不如中国的。

徐渭草书 杜甫怀西郭茅舍七言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书法的成就大多是古人所争取并捍卫的。近代以来,由于内忧外患,生民乏食,忙于救国大业,而日本于物质及社会生活上较长时间领先于中国,这客观上导致中国的书法环境长期没法和日本相比。


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一般已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一般认为日本的书法爱好者有两三千万,也就是说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这是日本相对于中国的书法优势。

此外,日本书法也不乏佼佼者。如“三笔”之中的橘逸势,虽然名气不如空海及嵯峨天皇,但他的成就很可能是“三笔”之中最高的。这是因为他性格不羁,虽然同为“遣唐使”却不像空海和最澄那样受天皇的重用,官位很低,之所以能与空海、嵯峨天皇并称“三笔”,全凭其书法上的杰出造诣。就现代书法家而言,水岛修三、手岛右卿的字也是比较有名的。

橘逸势《伊都内亲王愿文》

日本一直在推广书法的发展,书法环境比较好。街上大小商店的匾额、车站站牌、街道名、报刊书籍、日本人的姓名,很多都涉及汉字。签署国家文书时,许多大臣用毛笔;新职员表决心的文稿,也往往用毛笔竖书。正式场合的毛笔写信签字,被视为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这方面,虽然说日本一流的书法家我们相比也只能算做第二梯队,但也有着中国书法要学习之处,是需要我们努力的。

图片[1]-日本书圣的书法,在中国能排到什么位置?-好字无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