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素摹神龙本《兰亭序》详析


(关键词:兰亭序;冯承素)


王羲之的《兰亭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有三个最经典的摹本,

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

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

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

被公认为最接近王羲之真迹。

凭什么就公认了呢?

就凭冯承素临摹得极端仔细,

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真迹模样。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


保留“瑕疵”


首先,王羲之所使用的毛笔与现在不同, 笔芯是硬毛,外围是软毛,写起来比较硬,常会有几根笔毫不听指挥,写出下面三种有“瑕疵”的效果来:


1、破锋




破锋是指笔毫似乎分了岔,导致笔画中间出现细长的空白线,比如上图中“同”的左边一竖、“觞”(觴)左边的“角”、“岁”(歲)上面的“山”(其实王羲之写的不是“歲”,而是它的异体字)。

  

2、断笔




断笔也就是笔画不连贯,出现中断,比如“可”的一横、“足”的一捺、“揽”(攬)字里的“臣”(其实王羲之对“攬”字进行了部分简化)。

  

3、贼毫




贼毫指个别笔毫不听指挥,四处游走,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下面这个“暂”字。其右上角的“斤”的第一撇出现了分岔,右下角的“足”的右侧干脆出现了“毛边”,这些都是贼毫的效果(标准的繁体字应该是“暫”,书圣又写了异体字)。

  

对王羲之来说,这都是书写时发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真正的瑕疵。这种情况,在冯承素摹本这保留最多,所以最接近真迹。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局部1


唐人制作摹本常常使用双钩填廓法,也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局部2


而冯承素则采用了半临半摹的方法,有时双钩填廓,有时直接手写!这样做最是能保留原作的手写意味,不过只有极高书法造诣之人才有这个本事呢!


顺便说一句,王羲之笔下不仅有“瑕疵”,还有真正的错别字,比如“ 和”字的右边写成了“ 曰”。王羲之一定是喝多了,可惜冯承素并没有放过他!




保留修改痕迹


除了保留“瑕疵”以外,冯承素摹本最精绝的地方,在于他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堪称原汁原味!





“于(於)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是(或者足)可悲也”改为“悲夫”。





“岂不哀哉”改为“岂不痛哉”。





“外寄所托”改为“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





“有感于斯作”改为“有感于斯文”。




最精彩的一处修改痕迹还要数这个:王羲之最初写的是“一揽昔人兴感之由”(一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思考再三后在“一”上多添几笔,改成了“每”,变成“每揽昔人兴感之由”(每当我看到古人发感慨的由头)。




冯承素不仅使用浓淡不同的墨色保留了“每”的修改痕迹,而且遵循了原作的字间距:由于字型较扁的“一”改成了字型较长的“每”,所以“每”与“哉”“揽”二字的间距明显变小。我们看上面这幅图会更清楚。如此绝妙的修改痕迹在其他摹本中都没有体现!


王羲之没纸了


除字间距外,冯承素对行间距的把握也极为精彩。通览全文,你会发现文稿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上两幅图分别是文章首尾部分的截图,图片宽度完全一样。文首部分有五行字,文末的密度却增加到六行半。是冯承素临摹到最后发现没纸了吗?当然不是。当代书画鉴定家启功认为,这很可能反映了原作的行间距变化,真正没纸的是王羲之!


时至今日,

冯承素没有留下一件

属于他个人风格的作品。

但他临摹的《兰亭序》,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真迹特点,

而我们能够亲眼目睹其风采,

真是无比幸运!


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单字高清欣赏:

https://alioss.shufapp.com/t-10916.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