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草书笔意写隶书,点画飞动,被称为清代“隶书第一”

郑簠(郑谷口)

清代碑学兴起的书法实践是从推崇和师法汉碑开始的,郑簠是清初首位师汉成功的隶书大家。他以草意入隶,在艺术实践中首开隶书创作碑帖相融之先河,是清初师法汉碑者中有重大突破的创新者,因而获评甚高,被称为清代“隶书第一”。

隶书发展至东汉末、魏晋之际,衍生新体,隶书主体地位逐渐让位于草、行、楷书,经唐、宋、元、明后,由于大多习隶者师法《熹平石经》与唐隶,使隶书书风千篇一律,渐趋呆板。

康雍之世,倡董其昌法,世人学书,书人染墨,皆捧董书为圭臬。乾隆书坛,赵体风行。彼时书风去古淡典雅风范渐远,且渐生熟媚之态,帖学渐衰,碑学兴起。

清初郑簠在碑学初起时就在汉碑中寻求发展,他几十载倾家资而谋汉碑拓,广交友而精研碑隶。郑簠师汉碑,主要有《夏承》《曹全》《史晨》等,参以草书之法,其隶书用笔沉着飞动,行笔纵势,点画波磔各具姿态,起伏流宕,草意盎然;结构以扁方横势为主要框架,略参篆构示古,方整中寓圆势,结字松阔,奇正参差,巧拙互补,用草书映带之法,左舒右展,风姿翩翩。

隶书上承篆而下启草,上下意贯,天生具有“相融”优势,郑簠深谙其理。他以《曹全》《夏承》为其隶书艺术基调,融入草书笔意,在汉碑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创造,即草意入隶。郑簠隶书不拘泥于汉隶,不苟同于时人,自立书风,艺胆超人。

郑簠《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局部

郑隶一出,一扫唐宋元明以来拘谨呆板隶法,表现其敢跳出前人樊篱而自立新意的艺术胆魄。郑簠67岁时所作,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笔法以《夏承》篆笔为基,参以草意运之,波画一波三折,起落飘逸,款款生情,如“舟”之撇画,“远”之捺画等;结体据《曹全》,随心布字,端庄婀娜,如“索”“高”等字;布局疏朗,字字神贯,静动相宜,一气呵成。

郑簠此卷个性明显,一是笔画含草意,如首字“清”之“氵”,“郊”字撇点与捺画连笔,皆是随机而发,任性而为,点画连带毫无拘束。二是结体含篆意,部分篆构的如“戎”字,全字篆构的如“乡”字,等等。三是墨法枯润相间且极为自然,如“兰”字枯润互衬,“藐”字收笔处由润渐枯等,皆为点睛之笔。

郑簠的草意融隶,对于隶书创作来说,大大增强了碑隶的书写性,同时也拓展了碑隶的艺术审美范畴与技法发挥领地,开创了隶书艺术表现的新形势与新局面。

站在整个隶书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更加彰显郑簠作为清代尊碑大潮中第一位“碑帖相融”实践者的书史意义与书史地位,虽然此时距郑簠辞世已两百余年。

清代碑帖兼容实践的书家中,金农衰年变法,以“漆书”名世,成就斐然,人谓“前无古人”。然“漆书”称谓,则是晚金农132年出生的晚清隶书名家杨岘首次提出来的。也就是说,金农生前并不知晓自己所创的隶书体名谓“漆书”。

邓石如作为清代碑学潮流中的隶书大家,走出了一条“篆隶相融”“书印相参”的艺术实践之路,却没有上升至理论层面进行阐述。将邓石如创新的书法篆刻艺术实践提炼成精辟的艺术理念并加之宣扬的,是在邓石如辞世59年后,由印学家魏锡曾提出来的。

艺术史中类似郑簠、金农、邓石如等艺术大家,皆倾心艺术,无心插柳,但绿已成荫。

无可讳言,郑簠的隶书亦存缺憾,即在他的一些作品中,“钉头鼠尾”状的笔画略多,但终瑕不掩瑜,这应属郑簠隶书变化出新过程中的探索行为,亦可为后学者汲长去短、不断完善提供借鉴。

应当说,郑簠是成功者,他的出新胆魄与艺术创作,作为艺术家的宝贵品格与经验,流传至今不衰,便是明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