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国武襄公杨洪像赞》上于谦题赞之书法系他人伪托之初考

杨洪,字宗道,生于洪武14年(1381)9月16日。明朝大臣,景泰二年(1451)夏,为加强宣府重镇的军事防卫,由于谦举荐,七十高龄的老将杨洪挂镇朔大将军印,再度出镇宣府。杨洪病逝后,朝廷依为功臣画像的传统惯例,为杨洪作了画像。并有于谦题赞,朝廷做画像以例可信,于谦题赞也应会有,但是目前网上流出的藏于美国国立亚州艺术馆的杨洪画像上的于谦题写之赞词书法和称谓值得考究,原文如下:

“神完气充,貌伟言扬。江湖宇量,铁石肝肠。胸盘韬略而神鬼莫测,手操剑戟而星斗垂芒。摧锋万里,轰雷迅电。号令三军,烈日秋霜。功在朝廷,威振边疆。一骑前驱,万夫莫当。旌旗所指,犬羊遁藏。知其内者以为孙吴管乐,识其外者以为卫霍关张。曰福曰寿,自天降祥。尔公尔侯,子孙蕃昌。噫!斯人也,所谓勋业盖世而身名留芳者欤!

景泰二年冬十月下澣 赐进士荣禄大夫少保兼兵部尚书西平于谦赞”

仔细研判和对照目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题公中塔图赞》(此帖为纸本,纵28.9厘米、横61厘米)。

可以发现题《颖国武襄公杨洪像赞》上于谦题字有后人伪作之疑点,试分析如下,与大家探讨:

1、字体明显不同,题杨画上的字体僵硬,笔触具有模仿之痕迹,不如题公中塔流利洒脱,明显为两人之风格。诸多字的写法明显不同,我们知道一个人对字的书写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我们仅选择几个做一对比:

①落款“于謙”,核对国内存世的于谦墨宝,其“谦”字落款写法:

同时在一个书法作品内,“謙”字的右侧为“兼”字,按照书写习惯,应该一样,而本落款“兼兵部尚书”之兼竟然和落款“于謙”右侧“謙”字右侧分别不同,似不应该。

②另外,《颖国武襄公杨洪像赞》之“赞”写法和《题公中塔图赞》的“赞”的写法明显不同。

③文中“以”字明显不同。

④文中“谓”字明显不同

2、落款“赐进士”,于谦于1421年(永乐十九年)24岁中进士,列第三甲第九十二名。按规制是“同进士”,如果是于谦本人所亲自题写,以其位居高官和熟悉明朝礼制,不可能自己高抬自己为“赐进士”。

3、画图上题写时间为景泰二年,据记载1449年(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封为少保。于谦力辞。不允。”1450年(明代宗景泰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奏劾杨洪之子杨俊擅自弃城脱逃之罪。正月二十七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通奏劾于谦、石亨等苟全性命、保守爵禄。于谦请辞少保、总督。不允。”1451年(景泰二年)二月十五日,因南京大报恩寺塔遭雷雨击损,请辞少保、兵部尚书及总督军务之职。景泰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景帝以罗通牵制于谦兵权,于谦又屡受罗通猜忌,故再辞总兵之权。景帝不允,仍令于谦总督军务,罗通协赞提督操练。”

而图画题字时间为景泰二年冬十月,此时于谦已经请辞,故不可能自己再冠以“少保兼兵部尚书”官职题字。

4、落款“荣禄大夫”,查阅资料和历史记载,于谦本人没有被赠、封“荣禄大夫”,只是在倪岳《少保兵部尚书肃愍于公神道碑铭》:“自曾祖而下,皆以公贵,累赠荣禄大夫、少保、兵部尚书。”,此荣禄大夫是指的封赠给于谦上代的,而不是于谦本人。

5、落款“西平于谦”,查阅明兵部尚书于谦所有著论、奏疏以及相关文献均以钱塘、杭州于谦自居,其祖籍为河南考城,从未有西平于谦出现过。进一步查阅民国三十三年版《西平县于氏家谱》,确实同年代有西平于谦记载:“谦:字六吉,号地山。谨案地山公诰授朝议大夫,资治少尹,湖广长沙府知府,调甘肃凉州府知府,赠光禄大夫。葬坊保小徐庄西头。配陈氏,诰授恭人,又赠一品夫人,生子一:名宣。”按此家谱记载西平于谦为正四品,且没有任职过兵部尚书。此疑他人后书于画上时没有仔细考究。

6、在四库全书收录的《忠肃集》卷十二中,记录了该赞文,后也没有“景泰二年冬十月下澣赐进士荣禄大夫少保兼兵部尚书西平于谦赞”等文字,如果确实是如图所写,全文收录不可能将这么长的落款省略。应该是于谦确实为杨洪像题赞词了,但并没有书写,后人又以此赞词题写于画像之上,但是却写了一个不正确的落款。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画像上的题字非于谦(廷益)所书写,而是彼“谦”的伪作。

个人管见,不喜勿喷,谢谢!

(图文:于振华、于之、于大鹏、于君才,上述文章及图片材料版权归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经同意引用、转载发布请注明出处,随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权归属属于侵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