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书法欣赏:大唐(三)怀素,秒杀《将夜》的宁缺

《将夜》的热播让很多人记住了那个以书道入修道的宁缺,而宁缺在剧中的《花开帖》和《鸡汤帖》作为两大剧情发展的线索,也引起了大家对书法的一股热潮。剧中宁缺是唐国人,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唐朝的草圣怀素,他的草书可以说分秒之间就把宁缺的墨迹比下去了。《将夜》中最值得称道的书法是这三个字,而不是鸡汤帖和花开帖

《将夜》中的《鸡汤帖》

古代书法与科举制度,士大夫阶层密不可分,因此书法与政治精英的这种关系无形中抬高了书法的身价。反之由于古代的法书摹本不像现在广为流传,几乎都是在权贵手中流传,所以寻常百姓难得一见,因此晋唐以来以正统书法的传承也大都是师徒传授。而《将夜》中宁缺这样出身能把书法写好也只有电视剧中才能有吧。

以唐代为例:虞世南是唐初书法大家,他的外甥陆柬之也是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婿是张旭,狂草的代表人物,而张旭算得上半个颜真卿的老师。而下面我们要说到的怀素,年轻时在洛阳又受过颜真卿的书法指点。真的好羡慕那时的古人,到处都是牛掰的大家。

怀素像

怀素的书法师承记载不多,在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的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大钱师,小钱师”。怀素早年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他学书是非常勤奋的,师承应该就是他的伯祖惠融禅师。

另外他有个族群中的表兄弟邬彤,曾授其笔法。这个邬彤,是张旭的学生,颜真卿的同学,这就有意思了,邬彤向怀素诉说了张旭的笔法:“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怀素的反应是“得之矣”。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十岁时出家为僧。“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他虽出家为僧,然而性格颠逸,真正做到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故有“醉僧”、“狂僧”之名。他的草书震动当时的士林,对他的歌咏之作有数十首之多,粉丝众多。他的代表作《自叙帖》记载着这些。唐人的记载经常拿他和张旭相提并论,所以现代人把他当作张旭的继承人。但从传世作品上看,他与张旭的一派神机、不可端倪相比已经非常规范了。

这篇《大草千字文》纵逸奔腾的气势非常接近张旭,然而用笔以中锋圆转为主,圆浑洒脱,通篇一气贯注,虽然奇踪跌宕,然而不失规矩。

怀素《小草千字文》

怀素《小草千字文》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末行款记书于贞元十五年。明代的姚公绶评价此贴曰:“一字值一金”,因此此贴别称《千金贴》。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历来被各代书家所重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怀素《四十二章经》

怀素《四十二章经》

怀素42岁时痴迷于佛经中关于雁荡山的美妙描述,简装出行,囊中装着“秋毫茧纸”,开始了雁荡之旅。来到雁荡山后投宿于雁荡精舍,收到殷勤的招待。当他游览了雁荡山美丽的风景之后,心情大悦,精舍的主持趁机向他索书留念,于是他欣然以擅长的细草书抄写了这部小乘经典《四十二章经》。

根据记载,在北宋时期,曾为大觉禅师所收藏。上世纪20年代,曾为江苏无锡的周濂、浦永清所收藏。192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今名人墨迹大观》收录了此卷。卷后附有大觉禅师跋文一篇,跋中有云:“师书妙绝古今,落笔纵横,挥毫掣电,怪雨狂风,随手变化,隐见莫测……”大画家徐悲鸿在他画的《怀素写蕉叶图》中甚至说:“藏真四十二章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诚当以书佛目之。”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怀素《自叙帖》

怀素《自叙帖》

怀素《自叙帖》

怀素《自叙帖》

传世的《自叙帖》有三种,以此墨迹为最珍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启功先生认为是宋代的临摹本,而朱关田先生则认为是后代的好事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怀素上人草书歌》集本而演绎成的,与怀素无关。台大教授傅申先生曾经一直坚持是怀素的真迹,2005年底又突然改口是“北宋映写本”一说。关于此贴的真伪,众说纷纭。但是从艺术价值上说,这件被认为是怀素晚年代表作的草书,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作者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作品表现出的豪迈气势,体现出盛唐宽阔之气,这是后世无法复制或伪托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