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的唐朝书法

在上一篇小四有提过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这么多文物,很多小伙伴都看不到。小四特意梳理一下,建立一个专题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今天先介绍唐代的书法。

《张好好诗》卷,唐,杜牧书,纸本,行书,纵28.2cm,横162cm

《张郝浩诗》

这卷小四曾经介绍过,在“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系列展的最后一场也展出过这卷作品。

此卷鉴藏印有“弘文之印”、“宣和”、“政和”(连珠)、“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秋壑图书”、“张氏珍玩”、“北燕张氏珍藏”、“项子京家珍藏”、“张则之”、“蕉林居士”、“宋荦审定”、“张伯驹珍藏印”等,以及清代乾隆、嘉庆、宣统三帝御览及清内府鉴藏印11方,朱文)等张伯驹鉴藏印。

此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的仅存墨迹,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诗载杜牧《樊川集》中,墨迹的末二句,因伤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然不伤书诗的整体精神。

该卷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书用硬笔,笔法劲健,颇多叉笔。这些都是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是说作者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北宋内府装潢式样。兹后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据《式古堂书画记考·卷七》所记,该卷后元人诸跋,是从唐赵模《千字文》后移来。《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卜商读书帖》页,唐,欧阳询书,纸本,册页,纵25.7cm,横16.5cm,行楷书,6行53字

《卜商读书帖》

释文:

“卜商讀書畢,見孔子。孔子問焉,何爲於書。商曰,書之論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如參辰之錯行,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於心,弗敢忘也。”

这段文字见于《尚书大传》,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言论一则,应是欧阳询当年著述手稿。收入他所编辑的《艺文类聚》卷五五《杂文部·读书》之中,与史籍相较,帖中个别字有出入。

卜商是孔子弟子,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他师事孔子,师生间常有议论问答,极富哲理。

此帖为双钩廓填本,墨气鲜润。从书法上看,笔法严谨又不失生动气韵,点画的起止处强化方切硬折。欧阳询晚年将北碑用笔特点融于二王书风,而兼容南北正是“欧体”独到之处。此为欧阳询的行楷代表作之一。

此帖宋代藏于宋徽宗宣和御府,清代归安岐所有,后来成为乾隆皇帝御府的珍品,辑入《法书大观》册中。

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张翰帖》,唐,欧阳询书,纸本,纵25.1cm,横31.7cm,行书,11行98字

《张翰帖》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释文: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内字残,现据《晋书》补)

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张翰是西晋吴郡(今苏州)人,富于才情,为人舒放不羁,旷达纵酒,当时人将他喻为三国魏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嵇(阮嵇曾为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称他“江东步兵”。他追随贺循至洛阳做了齐王的官,但他并不快乐,时常思念江南故乡,于是萌生隐退山林、远离乱世之念,后终弃官回乡。

《张翰帖》原属《史事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十分珍贵。此帖的书法特点是字体修长,笔力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这段评语对我们欣赏《张翰帖》以及其他欧体书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幅与题跋钤宋高宗赵构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记。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绍兴内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帖的左边原有弘历题词,被刮去。

此帖为唐人钩填本,笔墨厚重,锋棱稍差。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冯摹兰亭序》卷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馮承素奉勒摹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蘭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据考,卷首“神龙”半印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有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上阳台帖》,唐,李白书,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释文: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圖書”,元“張晏私印”、“歐陽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建国后献给中央国务院。1958年此帖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

《虞摹兰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

《虞摹兰亭序》卷

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题跋中认为“似永兴(虞世南)所临”,后世就改称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标还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近石刻“定武本”。但点画与褚遂良摹本相近,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勾描的墨色清淡,气息古穆。据考证,此本当为唐代辗转翻摹之古本。

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内府“天曆之寶”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均真。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以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

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南阳法书表》、汪砢玉《珊瑚网书录》,清吴升《大观录》、安岐《墨绿汇观》、阮元《石渠随笔》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湖州帖》卷,唐,传颜真卿书,纸本,行书,纵27.6cm,横50.2cm

《湖州帖》卷

释文:

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诸州水并凑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抚,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耳。真卿白。

鉴藏印有:宋“政和”两方(皆伪)、“绍兴”三方(右中左上两印伪)、“机暇清赏”、“内府书印”,元“北燕张氏珍藏”、“端本”,明洪武内府“司印”、“项墨林鉴赏章”,清“梁清标印”、“仪周鉴赏”等。

此帖为传颜真卿所书的一通信札,讲述湖州地区发生水灾,百姓得到安抚一事。根据书写的内容和史料推测,书写时间应在唐大历七年(772年)以后,即颜真卿任职湖州刺史期间。但经专家鉴定,此帖非颜氏所书,理由如下:其一,书写所用纸张为加粉砑光的竹料纸,而这种纸在宋代才出现。其二,在书写风格方面作者用笔圆转连绵,侧媚多姿,墨色华润,与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悲切、《争座位帖》的激昂意态迥别,完全不像颜书中锋多“屋漏痕”意。因此可推断此帖为宋人之仿本。

清安岐《墨缘汇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兰亭诗》卷,传唐柳公权书,绢本,行书,纵26.5cm,横365.3cm

《兰亭诗》卷

此卷本幅无款印。卷前引首清乾隆皇帝行书题“笔谏遗型”,题签“兰亭八柱第四”,题记一段。又有瘦金体题签“唐柳公权书群贤诗”。

卷后有宋邢天宠、杨希甫、习之、蔡襄(后添)、李处益、孙大年、王易、黄伯思(伪)、宋适,金王万庆,明王世贞(两段)、莫是龙、文嘉、张凤翼,清王鸿绪等题跋和观款。

鉴藏印有宋“御书”、“双龙”、“宣和”、“政和”、“内府图书”、“奉华宝藏”、“内府书印”、“睿思东阁”(以上均伪),以及宋“绍兴”,元“乔篑成氏”、“柯九思”(均墨印),明王世贞,清高士奇、王鸿绪、乾隆内府诸印。

此书传是柳公权所书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时与会者所赋的37首诗及诗序。诗后的题跋有的是真迹,有的是伪作。明以后的题跋都是原有的,明以前的题跋除蔡襄、黄伯思外都是真迹,但全是后配,与本卷无关。

本卷笔法僵硬粗糙,且多枯锋,但较自然率易。卷后之宋代黄伯思尾题(伪)中云“传柳书”,细观之,个别字的用笔明显不是出自柳书,如:孙统四言诗中的“希”字、庾友四言诗中的“则”字、王涣之四言诗中的“足”字等末笔写的非常丑怪,字的结体亦多不沉稳,较浮躁,与柳氏所书王献之《送梨帖》后之题跋墨迹对比不但笔法不类,连结体也无丝毫相同之处。从诗文看,颇有不通处,如:把孙绰四言诗“怀彼伐木”误书为“怀彼代水”,把谢安四言诗“伊昔夫子”误书为“伊昔先子”。“伐木”是《诗经》中语,“夫子”是指孔丘,说明书写者是一位文墨不够精通之人。无论从艺术特征还是艺术水平来分析,该卷决非柳公权之笔。

此卷也并非晚至宋代的抄本。从所录37首诗中可看出,个别用字不避宋讳,如谢安诗中“契慈玄执,寄教林丘”的“玄”字、王肃之诗中“嘉会欣时游,豁朗畅心神”的“朗”字等都没有避北宋始祖皇帝赵玄朗之讳。从书法的主体风格看,推测应写于唐代,与杜牧墨迹《张好好诗卷》大略相近,并且是信笔直书,不是临仿得来。作为唐抄古本,此卷与敦煌遗书中《文选·陆机短歌行等残卷》(伯2554)、《玉台新咏卷第二残卷》(伯2503)有同样的文学价值,不独书法耳。

宋《宝章待访录》,明《东图玄览》、《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珊瑚网书凭》、 《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

《竹山堂连句》册,唐,传为颜真卿书,绢本,楷书,15开,各开纵28.2cm、横13.7cm不等

《竹山堂连句》册

《竹山堂连句》册

鉴藏印有宋“绍兴”、“御府之印”、“缉熙敬之”,明王世懋,清梁清标、安岐,近代叶恭绰,现代张珩等诸印。本册前裱边有楷书“颜鲁公竹山连句诗帖,上上品”一行。后纸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铁保三段题跋。

唐大历九年(774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书法一般都是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千篇一律,拘滞平板……然而册后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尾两行,却是绍兴御府故物,可知此册裁减最迟不晚于绍兴时,但非颜氏墨迹。至于是唐人还是宋人的临本目前说法不一。

明詹景风《东图玄览》,清顾复《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蒙诏帖》卷,传为唐柳公权书,纸本,行书,纵26.8cm,横57.4cm

《蒙诏帖》卷

释文:

公权蒙诏, 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鉴藏印有宋“绍兴”、“瑞文图书”、“贤志赏”,元“赵氏子昂”、“乔氏篑成”、“齐郡张绅士行”,明“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清“安岐之印”、“王常宗”、“陈氏彦廉”、“韩世能印”、“韩逢禧印”等。

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南宋所刻《兰亭续帖》中收有《翰林帖》(或称《蒙诏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惟深察,公权敬白。”据文意推测该帖应写于文宗时柳氏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而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辞上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因此可能是宋人据《翰林帖》的大意写出。书法的前四行用笔较雄畅,结字亦尚稳妥,而后几行用笔逐渐瘦薄,结字多松散,末行的“权”字笔画也不成结构,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种种迹象表明,本帖非柳书,乃是宋人仿本。

明詹景凤《东图玄览》、张丑《南阳书法表》、《真迹日录》,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善见律》卷,唐,国诠书,纸本,楷书,纵22.6cm,横468.8cm

《善见律》卷

国诠,初唐经生,生平不详。此卷为其贞观廿二年(648年)十二月十日手抄小乘佛教律部重要经典《善见律》。字作典型的唐代“经生体”,结构谨严优美,笔画挺拔腴润,使转灵活生动。全文二百六十余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笔不苟,整齐匀净,表现了书者虔诚的心境与深湛的功力,实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

今日所见唐人写经主要为百年前敦煌藏经洞发现,多出民间写手,且断烂残破。此卷则为千年传世之本,首尾俱全。卷末题名中有“赵模监”、“阎立本总监”字样,赵氏为宫廷“搨书人”,曾摹《兰亭序》;阎氏后官至右相,曾绘《步辇图》。研究者据此认定此卷是当时奉敕所作的皇家珍品。

同样难得的是此卷的传承过程。它曾入南宋内府,钤有高宗“绍兴”、理宗“缉熙殿宝”二玺;元代曾归赵孟頫、皇姊祥哥剌吉两大藏家;明代华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鸿绪曾藏;入清宫后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卷后赵孟頫、冯子振、赵岩、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题跋相互辉映,为之增重不少。

《法华经玄赞》卷,唐,纸本,草书,纵28.4cm,横373.2cm

《法华经玄赞》卷

此卷界乌丝栏,首尾皆缺,书者不明。书写内容为《法华经玄赞》,这是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632—682年)撰述的一部阐说《妙法莲华经》教义的专著。

唐人写经多为楷书,草书者极为罕见。此卷行气均匀,风格典雅,字形虽小,但使转精妙,法度俨然,今草之中略带章草韵味,可与隋人《出师颂》及孙过庭《书谱》互参,应为初唐高手所写。

鉴藏印有“罗振玉印”、“康生看过”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