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正将要拍卖的元明清玉器

玉器一直是小四关注的品类,到了北京秋拍季,小四自然不会错过玉器的专场。在东正“云觥万载—古代玉器专场”中,有几件小四个人比较喜欢,和大家介绍一下。

元 白玉熊尊

尺寸 高6.8cm 估价 RMB  2,000,000-2,500,000

元代玉雕喜欢用深痕阴线,线条粗重,使纹饰起凸高,但线纹起止痕明显、线条不匀齐,常有失控的出锋痕迹,显得粗糙。元代动物形玉雕躯干细长,动势起伏大,生动富有神彩。

此熊尊由白玉制成,润泽通透,料性甚佳,包浆纯熟,左足底部带有灰白沁色。玉熊呈坐姿,形象拟人,以立体圆雕技法雕出其圆浑健壮、肉丰骨劲的基本形态,全身线条流畅优美。鼓腹圆脑,双乳下垂,四肢粗壮,肩背丰隆,腰部略细。低颈颔首,圆眼微凸,炯炯有神,长咀张口,露出颗颗獠牙排列整齐,双耳竖起贴于身后之柱形圆筒,转折自然。左臂向左伸出,抬掌似为抵御何物,熊掌雕刻生动,肥厚圆硕,趾爪细节清晰;右臂弯曲上举,手托一丰润圆球。左腿亦前伸,右腿蜷曲收拢于腹前,玉熊通体结构圆润,各个视角的线条均体现出拙笨质朴之美感。此熊尊之内壁打磨光润,掏膛细致,应为古人仿制《西清古鉴》所录之『唐飞熊表座』而制。原作为铜熊,毛发以金、银丝勾勒,额头、双眼等多处地方皆镶有宝石,线条简约,装饰华丽,应为汉代器物残存之足部。在尺寸及造型上亦步亦趋地模仿,且造型浑厚,质感温润。

元 青玉大兽

尺寸 长18cm;高12.8cm 估价 RMB  800,000-1,200,000

瑞兽由青白玉雕就,体量硕大,细腻温润,油性甚佳,周身多处带沁,有无数的金黄色的小点,与小米颜色类似,有的比小米还小,甚至只有针尖大小,并有一定的立体感,排列是无序的、稀疏的,此种状况被玉器学者称为『钉金沁』或『洒金沁』,形成原因有认为是受金属元素所沁,大多受沁的部位都是金黄色,呈金点或金斑,『钉在玉面,乃是途中氧化铁与氧化锌所沁成』,是鉴别和田玉籽料的充要条件。大兽呈蹲伏状,微微抬首,直视前方,额高丰隆,独角卷翘后掠,水滴形眼圆凸,火焰形眉,耳似象耳,扁平贴垂,狮鼻短翘,大嘴怒张,利齿相抵,雕琢细腻,庄严稳重,不怒自威。

此玉兽脑后浮雕有茂密卷曲鬃毛贴于颈背,毛发丝丝分明,颌下亦有长须飘垂。前胸浑圆鼓凸,阴刻蛇腹之形。身躯丰满肥硕,筋骨结实劲挺,肌肉强健有力,前肢相并,趾爪紧握呈抓地之势,背部弓起,浮雕滚珠形纹饰以示脊线,后腿蜷卧缩于腹下,长尾右扫与后肢紧贴,毛量丰富,分叉卷起,缕缕雕刻一丝不苟,将神兽扭动之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活力与动感。神灵瑞兽,自古即为人们所尊崇宝爱,它象征着神秘和力量,能避邪纳福,古代历史中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古之天子亦认为自身有天神庇佑,灵兽拱卫。整器造型大气磅礴,威猛霸气,虽静犹动,刀工纯熟圆润,举重若轻,线条刚劲有力,瑞兽勇猛之气势喷薄而出,面部表情刻划传神,充满神秘力量,似在诉说上古之悠远神迹,天然之沁色更显古雅逸趣,气势恢宏又肃穆沉静,堪为古代玉雕巨兽中之翘楚。

元 黄玉羊

尺寸 长10cm 估价 RMB  600,000-700,000

元代玉器品种与宋玉近似,服饰用玉增加了小型的玉饰嵌件及帽顶。在器型、琢制工艺方面表现出对唐代作风的崇沿模仿。花鸟纹饰较唐代更富于生活气息。民族风情图景及柞树叶齿状外缘的琢法,成为元代部分玉器明显的特征。

这件玉羊黄玉为材,玉料珍罕,色泽醇厚,局部带有皮色,更添古韵。大羊体态丰腴,浑圆肥硕,呈蹲伏状,四蹄藏于腹下,短尾微翘。曲颈回首,姿态优美,双目平视前方,眼尾出梢,神态笃定,羊角卷曲后垂,双耳贴于脑后,温驯安详。作为与中华先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畜,羊自古便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色彩。

尺寸 尺寸不一 估价 RMB  1,200,000-1,800,000

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这组玉板全部采用白玉,玉料凝白如脂,温润厚实,光素无纹,打磨平整,质地上佳,质地绵密,局部带有灰白沁色。由带板七块,桃形涑六块,条形涑四块,铊头铊尾各一组成,背面均钻有象鼻穿,用于系挂。

玉带板又称为带跨,从13块到26不等,材质、数量依据等级不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玉带板品格高贵,耗费奢靡,在古代中国多为贵族使用,隆于盛唐而臻于朱明,用者身份极高。南朝梁国江淹着《江文通集》载『命幸得彩扇兮,出入玉带与绮绅』。在风尚奢华的唐代,玉带板多采用平面压地阳起的手法为饰,直到宋元,尤其自元代开始,玉带板开始大量使用多层雕刻纹饰的工艺,并融入许多异域风格元素。元代对玉质带板的使用规定极为严明,非王侯即将相不能佩用。通过记载所知,在明代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建立功勋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明代重视玉带,『蟒袍玉带』既是显贵的装束,也是聚敛的宝货。《明宫史》称佩玉带『冬则光素,夏则玲珑,三月、九月则顶妆玉带也。』所谓『玲珑』即透雕图案的玉带,而此组素面白玉带板则可能即用于所谓的光素玉带上,为明代时上层贵族日常佩戴使用。

清乾隆 白玉浮雕福禄寿纹如意

尺寸 长43.2cm 估价 RMB  2,000,000-2,500,000

如意柄之中部亦浅浮雕万壑千岩,一棵苍劲古松高耸入云,松下有一须髯老者,手持一柄如意置于肩头,对应中国道教流传之三吉神中的禄神,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史记·天官书》说:『曰文昌宫:一曰是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司禄,即职司功名利禄的禄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之后,禄星遂成为士人命运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对之顶礼膜拜。如意底部浅浮雕一身矮之仙人立于松下,披长发,着长袍,笑意晏晏,双手伸向面前之锦鸡欲抱之,取意『抱吉』。福星起源甚早,据说唐代道州出侏儒,历年选送朝廷为玩物。唐德宗时道州刺史阳城上任后,即废此例,并拒绝皇帝征选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为福神。福的含义十分广泛,包容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中国人所谓『吉祥』,多指福而言;因此,吉祥又可以释为福:《字林》说:『祯祥也,福也。』《风角占》说:『福先见曰祥。』

『如意』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对象,以名称讨喜而受人欢迎,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如意首形状如心、如云、如芝,长柄宛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这是乾隆皇帝当年所作诗句。清代如意基本摆脱了实用用途,逐渐转向为一种艺术陈设品,成为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以示吉祥、顺心,承载祈福纳祥等美好愿望,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华美精致的如意纷纷贡入宫廷,以取兆吉祥,时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凸显了其陈设珍玩的价值。如英国使节马戈尔尼当年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即载:『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至雍正一朝、寓意『随心所欲』的如意传统再度盛行,雍正本人亦极好如意、并喜作呈递和馈赠之品,从此遂成常见的御制器物。因选材用料上享有莫大自由度、艺匠往往可任意发挥其无尽创意构思、将各种吉祥瑞意以万千多变之造型饰样呈现。观诸清宫旧藏的宫廷书画中,我们亦不难发现如意被持于帝王手中的图像,雍干父子均曾以手持如意之姿现于画像,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胤禛行乐图》轴、雍正妃《行乐图》轴、《乾隆帝观孔雀开屏图》横轴、郎世宁所绘的《弘历古装行乐图》页等就是最佳例证。是柄如意造型雍容端庄,曲线婉转流畅,结构严谨和谐,背部亦打洼,工艺难度颇高,为典型乾隆宫廷式样,更加诸『福』、『禄』、『寿』这三位仙人携吉,愈发令人宝爱。

清乾隆 黄玉高浮雕螭龙纸镇 (一对)

尺寸 长13.5cm×2 估价 RMB  1,000,000-1,500,000

纸镇取整块黄玉料一剖为二,色泽醇黄,质地精密,油润可人,皇家贵气十足。黄玉素来以材之珍罕,色泽高贵而为世人所爱,明人高濂于其《燕闲清赏笺》言:「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底部表面部提油,局部呈现棕红色,深浅得宜,顺应玉脉,质地呈现受热产生类似于出土玉的牛毛纹理,表面滋润细密,色泽自然古朴,包浆莹润。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油炼]、[琥珀烫]、[药炼]等做旧染玉法,体现了清人尚古爱沁之风尚。器呈扁平长条形,主体正视呈长方形,侧视为拱桥形,巧摹汉代剑饰中剑璏之形,透雕一螭龙攀爬其上,高低错落有致,左右两端向上卷曲,器下光素。《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龙曲颈回首,额头扁阔,双眼圆瞪,翘鼻方嘴,眉、眼、鼻集中于头前三分之一处,双耳呈方形回文状凸起,颇具古意,鬃毛垂掠贴于脑后。身躯矫健,四肢修长,四足呈爬行状,体态流畅呈S形,以细长阴线为脊,爪部握起抓地,关节处以旋涡纹及短细阴线装饰,长尾分叉卷起,打磨光润,造型威猛霸气,刀工圆转灵活,极富动感,令人有『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之叹。纸镇,以铜、玉、石、竹等为之,或效禽、兽、鳞、介诸形以镇纸,使之不动,亦称书镇,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纸镇是不固定形状的。

镇纸的起源是因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信手用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专辟『镇纸』条目,称『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此对黄玉纸镇用料考究,造型生动,雅气十足,匠心独具,华而不俗,錾刻精细传神,刀法圆融,藏锋不露,其浑然天成之感使藏者在观赏之时似见螭龙攀爬其上,有书卷之香,亦有皇家气势,完整成对打造,颇为罕见,或为清宫内府御案清供之一。

18世纪 白玉灵猴献寿摆件

尺寸 长12cm;高7cm 估价 RMB  1,000,000-1,200,000

摆件选用硕大上等和田白玉所制,玉质精润,洁白细腻,料性极佳,望之散发油脂光泽,手感润滑,包浆圆熟。圆雕三猴捧桃献寿,左边一公猴较为年长,体型较大,曲身坐立,额部平顺,额前三道皱纹深邃细长,眼窝深,管钻圆眼,直鼻微挺,鼻孔细节清晰形象,薄唇紧闭,颌部前凸,小耳帖脑,面露机警之态。身形圆润,四肢修长,上臂粗壮圆实,右手举起挠耳,左手垂下前伸搂住身前的小猴。

小猴身形墩圆喜人,趴伏于地,后腿蜷于体侧,仰首与公猴对视,双臂细长前伸,手捧仙桃,工艺精湛,细致之处可见猴子每个细小的手指,姿态顽巧,顽皮而充满灵气,活泼的神情中又添几分憨态,让人忍俊不禁。右侧亦圆雕一成年母猴,圆头圆脑,神态安详慈爱,探颈曲背,呈跪坐姿态。右手平伸搭于公猴后肩,左手捧一大仙桃于胸前,桃实饱满圆润,以一条弯曲阴刻线表现桃表面之天然纹路,底部缀有少许枝叶,枝干遒劲,叶片舒卷,叶脉线条拙朴,打磨细致。背面两大猴各曲起一腿,足尖相抵,背部微微阳起一条脊线,两边各浅刻密集短细阴线作皮毛之质感,形象逼真。灵猴献桃为明清各类雕塑作品经常使用的题材,猴是灵性的动物,为人喜闻乐见,早在商妇好墓就出土过玉雕的猴。猴有善酿之名,传说为‘猴儿酒’,可使人长寿。桃本为吉祥植物,为祝寿时之贡品或礼物,神话中西王母的蟠桃园中的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故桃又称仙桃、寿桃,寓万寿无疆、颐养天年之意。此题材有祝福老人长寿健康之意,颇受人们喜爱。整器雕刻生动,将群猴之五官身形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家三口和乐喜庆之感扑面而来。又不惜工本,于三猴之间镂雕出间隙,使之从各角度欣赏都颇有意境,取意祥瑞,为难得之赏玩陈设佳品。

清乾隆 黄玉圭璧

尺寸 长14.5cm 估价 RMB  1,000,000-2,000,000

整器以整料珍贵黄玉雕制而成,用料硕大却毫无绺裂瑕疵,玉质温润如脂,莹洁细腻,色泽均匀浓郁,最上端带有红皮,设计巧妙,鸿运当头。物以稀为贵,明清宫廷的仿古玉器中黄玉所见甚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魏文帝曹丕有《与钟大理书》说:「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黑譬纯漆,赤拟鸡冠,黄侔蒸栗。」以「蒸栗」比拟黄玉品色;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说,「黄玉如粟者为贵,谓之甘黄」;明末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上.论古玉器》提到:「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以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何为「中色」?中为四方中也,也就是位于中,这与五行观有联系,以中为黄。黄色在中央,也是大地之色,白则偏于一方,代表西方。其认为:「蒸栗色佳,焦黄为下,甘青色如新柳,近亦无之。」此器通体正黄色实为难得,为黄玉中之佼佼者,非皇家制玉而不可为。

此物呈圭璧上下交叠貌。在传统的用玉体系中,礼器用玉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此『六器』是中国古代礼制玉器的核心,关系到国家大事,是历代统治者制定礼法时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圭』亦作『珪』。古代祭祀、朝会用玉器。古为瑞信之物。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的玉,《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 圭中部连以玉璧,圭璧出自《周礼·考工记·玉人》所载:『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今释为『以璧为底之圭,圭长五寸璧六寸』。又据《后汉书》所载,圭璧是用于祭祀天地的礼器。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以圭璧见于王。』 《后汉书·明帝纪》:亲执圭璧,恭祀天地。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鼎彝俅,迎神圭璧收。』《新唐书·陈子昂传赞》:『 子昂 乃以王者之术勉之,卒为妇人讪侮不用,可谓荐圭璧于房闼,以脂泽污漫之也。』《隶续·米巫祭酒张普题字》:『此碑字画放纵欹斜,略无典则,乃群小所书。以同时石刻杂之,如瓦砾之在圭璧中也。』

正中减地的尖圭,呈长方条状,顶部琢为尖锐三角之型,圭体向两侧倾斜并凸出中间的脊线。正面上端浅浮雕星辰纹饰,三星连珠,底部浅浮雕海水江崖纹饰。背面光素。星辰与山之纹饰,乃十二章纹中上下对应的一组。史载,皇帝冕服自舜帝起就服十二章,以后帝王皆承袭古法,历数千年未变,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十二古人之象分两组对称排列,十二章各有专纹,各有象征。其中日(内琢有三足鸟)、月(内琢有玉兔)、星辰(通常作三星连珠)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帝王恩泽普照四方;山则取其基业稳固;龙则取其应变,亦为帝王独有的尊贵象征;而华虫即为雉鸟,取其文采昭著;宗彝的形象为虎、蟾之形,象征帝王的忠、孝美德;藻为水生植物,取其洁净之意;火为光焰之状,取其光明;粉米即白米,象征帝王重视农桑且能滋养万民;黼为斧头之形,取其果敢决断的意志;黻为两「己」字相背之状,代表帝王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圭与璧交接的两侧各透雕一卷体螭龙,以阴线勾边,精致华美。璧之左右两侧出廓透雕一对灵蝠,圆眼尖头,双翼舒展,以寥寥细阴线勾勒翅翼之细节,作振翅欲飞之态。璧之下方出廓透雕浪势汹涌的海涛纹,与圭底部之海水江崖纹相连。

碧海之中惊涛骇浪,中央山崖耸立,怪石嶙峋,一动一静之间,海浪扑打飞珠溅玉之情态、山崖高屹岿然不动之气派,皆呼之欲出,令人观之若有风声在耳,海雾扑面。『海水江崖』(纹)是一种传统纹样,多用于龙袍、官服下摆,即图案下方斜向地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代表深海,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水中挺立一山石,寓意福山寿海,也有「山河一统,天下归一」之含义。若进一步与璧的天圆外观两相连结,则适巧组成「海天捧日」之形。

璧呈正圆形,四周起立边,双面满饰八组浅浮雕仿古兽面纹,线条流畅,刀工劲挺,突出兽面之凛然威仪,又带有图腾崇拜的神秘色彩,具有浓厚的上古遗风,极富立体感及装饰感。兽面纹,又称饕餮纹,最早出现于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为中国传统纹饰中的一种,盛行于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突出动物面部的抽象化图像,无角、躯干和尾,形态狰狞凶猛。《吕氏春秋·先识》篇云,『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三代时期,饕餮纹常出现在青铜器上,尤以鼎为多。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其名并非自古而有,而是随着金石学兴起,由宋人定名。如吕大临《考古图》记癸鼎说:「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从西周以降,这种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至宋元明清时期逐渐演化为仿古器物纹饰。

清代自皇太极立国,传至乾隆,已历五代,此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文化艺术领域中创新之举时有出现,考据、仿古之风亦为盛行,清高宗本人,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他扶植了创新之举,又提倡对经典的考据、器物的仿古,清代中期的仿古玉器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乾隆帝认为,古典器物朴素、精纯、高雅、有意涵,传承中国古代文人追古思幽的清趣传统,其审美心理具有浓重的『求师述古风』倾向,在其诗文中常抒发类似情怀,『和阗玉来伙巧制颇纷如渐欲引之古庶其返以初』(咏和阗玉夔首匜乾隆丙申年乾隆四十一年 御制诗集 四集 三十四卷 );『不教俗手为新样玩物仍存师古情』之句(咏和阗玉龙尾觥 乾隆壬寅年 乾隆四十七年御制诗集四集九十二卷 )。他的这种古典主义情怀,是继承了宋、明以来,文人好古的传统思想。所谓『先王之盛德在于礼乐;文士之精神存于翰墨;玩礼乐之器可以进德,玩墨迹旧刻可以精艺,居今之世,可与古人相见』,这种好古的观念,也就带动了模仿古器物的趋势。清宫仿古器向来有『造化钟神秀』之誉,基本为宫中造办处制作,以乾隆朝为代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形制上仿古彝器,即以《宣和博古图》、《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考古图》里的青铜器为蓝本进行仿古,这一部分占仿古器的大半;二是仿照前代的古玉制作新玉,在形制和纹饰上加以模仿和创新;三是在风格意藴上仿古,器型和纹饰虽多有增损,但着重仿其神韵。传世乾隆御制艺术品中有大量临摹古物器形纹理及风格的宫廷工艺作品,其中的玉器摹古品可谓旷世第一,历朝均没有如此的数量规模、材料等级和工艺质量的作品群,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件黄玉圭璧即为乾隆时期宫廷仿古器之典范,用料奢贵,造型古朴,深具上古吉金重器之古雅朴拙,唯美神秘,又融合了盛世制器之富丽雍容,恢弘大气。清代宫廷对于瑞玉和礼器,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在特定的场合,按传统加以使用,二是把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加以学习,研究收藏。《清文稿》卷八十二吉札记:『祭品,……玉、帛、牲牢、玉六等,上帝苍璧,皇帝祗黄琮,大社黄圭,大稷青圭,朝日赤璧,夕日白璧,旧制社稷坛,春秋常祀用玉,祷祀则否』,说明清代宫廷在吉礼中使用了圭、璧、琮等礼器。整器饱满充盈,极富美感,雕工精细,工艺繁复,匠心独运,大处利落痛快,小处精妙传神,师古而不拘泥于古,高古而又深具新意,完美结合了上古悠远典雅之韵味与清代繁复雄浑之艺术风格,在继承中变化求新,展现了乾隆一朝宫廷制玉的风范。

清乾隆 白玉巧雕欢天喜地

尺寸 长5.5cm 估价 RMB  380,000-480,000

白玉雕一獾卧伏于地,曲颈回首,短吻,圆目,耳内有凹槽,身躯肥硕,线条优美,肌肉感十足,四肢收起缩于腹下,爪为握拳状,长尾卷翘贴于体侧,底部腹部亦丰润圆凸,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圆雕一小獾攀于其身侧,活泼可爱,憨态可掬。构思巧妙,将玉料之红金部分雕作獾之头部,取意鸿运当头,吉祥如意;取玉料之黑色部分圆雕作一只喜鹊飞临其背,圆眼尖喙,与獾对视,遥相和鸣,颈部以一圈短细阴线为饰,翅羽收拢作休息状,羽毛整齐细密,根根分明。獾』谐音『欢』,寓意『欢欢喜喜』;喜鹊象征喜讯传来,结合在一起取意欢天喜地。清乾隆时期,玉器生产达到顶峰,主要取奇巧的造型、华丽的纹饰、精细的做工以及吉祥的主题为风格,在当时被谓以『时样』,广受喜爱。此摆件之妙,胜在巧雕,非奇思妙想不能做就,运刀细腻流畅,融巧思于精工细作中,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且取意祥瑞,令人爱不释手。

,都是新活!,不开门。,精品,真棒。,天价,比佳士得、苏富比很要贵几倍,图文并茂!欣赏。,感觉有些不开明,该有人问了,这传承有序吗?它们有出处吗?,這将助长盗墓风气,这种文物多的是,挨国家控制,比毒品军火还暴利!,很喜欢圆雕玉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