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发展状况如何?

清代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时期。沉寂数百年的篆、隶书体,既重整旗鼓,又脱古鼎革,形成新的风格流派。真草隶篆各体相互汲取和交融,形成以隶入篆、以篆写草、草隶相间、隶楷互参的多种面貌,标新立异,纷创新格。碑学兴起和繁荣,不但取得了可与千余年帖学相辉映的显赫成就,而且以方兴未艾之势影响着近现代。一批影响深远、开宗立派的碑学名家涌现出来,如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碑学的成熟,也使帖学改弦易辙,汲取碑学之长,突破成规,呈现新生契机。具体而言,清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帖学尚盛、碑学始倡阶段。

清初书法仍沿袭晚明风气,许多官僚文人在经历朝代更迭和动乱岁月后,沉缅于书法,步黄道周、倪元璐后尘,继续追求硬倔、怪异书风,以倾吐郁结之情,其中最著名者为傅山、王铎。另有一批遗民不满清王朝统治,隐遁山林、寺院,寄情翰墨。他们往往借书法抒发自己郁懑胸怀,故而作品个性强烈,风格独特。“清初四僧”中的明宗室后裔石涛、朱耷堪称代表。还有一批书法家从秦汉碑铭中汲取营养,试图以隶书的精密结构和遒健用笔,来纠正圆媚靡弱的书风,名家有郑置、陈恭尹、万经、朱岷、朱彝尊、王时敏、巴慰祖等人,其中以郑蘆的“草隶”最富创意。同时,占正统地位的晚明帖学大家董其昌的书风影响很大。

康熙皇帝十分推崇董字,帝王的爱好影响朝野,遂蔚成风气,凡朝廷考试、斋廷供奉,皆以董字为尚,并逐渐衍变成仕途捷径的“干禄”正书,成为清代“馆阁体”的滥筋。当时宗帖学和学董字的书家很多,如并称“康熙四家”的姜宸英、何焯、汪士鉉、陈邦彦,受董字影响又较有个性和成就。方亨咸、杨宾宗二王,吴雯法柳公权、米芾,普荷、龚鼎擎、查士标、祁豸佳学董其昌,皆名重一时。中期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碑学勃兴时期。受严酷的文字狱的影响,许多文人学士转向与世无涉的考据之学。对文献、实物的稽查、考证,使地面的碑石、铭刻和地下的金石、墓志不断地被发现。

至乾、嘉时,古文字学和金石考据学已十分兴盛,对碑刻、金石的摹拓临习风气也越来越盛,碑学遂日见兴隆。其时虽并重金石,但仍倾重于石,并以宗法秦汉唐碑为主,篆隶古体遂得到进一步弘扬。碑学书家中,邓石如的篆书和伊秉绶的隶体,以全新的风格,蔚成声势煊赫的流派。经济繁荣的扬州地区涌现出一批反正统、轻摹古、不随时流,标新立异的书画家,以“扬州八怪”为代表。他们不仅在绘画上创立怪异风格,书法上也立志革新,探索从碑铭中汲取营养,以突破“帖学”樊篱。他们的探索虽未臻成熟,亦失之于“怪”,却有力推动了破旧立新的思潮。其中以金农、郑燮两人最富独创性。碑学勃兴的同时,帖学仍较流行。但由于乾隆皇帝对赵孟頻书法的酷爱,帖学由尚董变为崇赵,圆润丰腴的赵体,取代了纤细疏秀的董字。

而且赵体被强化了规整、圆润、端丽、柔媚的一面,遂形成了馆阁体,代表书家有张照、梁诗正、汪由敦和董邦达、董诰父子等。一些崇尚帖学的书家,泛学前贤,并融入个性,不受馆阁体约束,成就比较突出。著名的有北方号称“乾隆四家”的翁方纲、刘塘、成亲王永理、铁保,南方并称“梁王”的梁同书和王文治。晚期指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为碑学拓展、碑帖杂糅时期。学碑更多崇尚北朝碑刻,在篆、隶继续流行的同时,真、行、草书也新貌纷呈,代表书家有何绍基、赵之谦和吴昌硕。光绪至宣统、民国初,书法家对新发现的殷商甲骨文、敦煌汉晋木简、纸书、帛书及各朝写经等书迹发生浓厚兴趣,取法途径更为多样,同时对疏离已久的帖学也重加审视,于是出现了碑帖杂糅的局面,形成又一转化趋向。

著名书家有扬沂孙、莫友芝、吴大澈、杨岘、俞樾、张裕钊、翁同穌、李瑞清、沈曾植、康有为、杨守敬等人,各擅一体,影响及于民国、当代。清代书法史论著作,较明代丰富,还出现了几部著名的专著,影响后世深远。理论著作有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影响都很大。其他还有宋曹的《书法约言》,梁讞的《评书帖》,刘熙载的《书概》,蒋和的《学书杂论》,周星莲的《临池管见》等。史传专著不多,震钧的《国朝书人辑略》为较完备的清朝断代书史,另有厉鹗的《玉台书史》等专史,其他多与画家史传合一。论及书体和类似字典的著作较多,计有顾蔼吉的《分书偏旁五百四十部》、陆绍曾和张燕昌合辑的《飞白录》、陶南望的《草韵汇编》、石梁的《草字汇》等。

我是“秒话题123”,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